已去青衣江畔。剑外乡云望断。旅舍暗伤神。柳眉颦。
堪叹才多命薄。此日恨凭谁托。题壁欲销魂。半啼痕。

已去青衣江畔,剑外乡云望断。旅舍暗伤神,柳眉颦。

堪叹才多命薄,此日恨凭谁托。题壁欲销魂,半啼痕。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娟红女史画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全词意境深远,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艺术感染力。

“已去青衣江畔,剑外乡云望断。”这两句描绘了娟红女史的形象。她已经离开了青衣江畔,远赴他乡,只能眺望着遥远的故乡,心中的乡愁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剑外”指的是四川地区,诗人通过描绘娟红女史的乡愁之情,暗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旅舍暗伤神,柳眉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娟红女史的形象。她已经在旅舍中过夜,心情郁闷,无法入睡,只能在梦中看到自己的家乡,而她的眉头已经紧锁,显得有些忧郁。这里的“柳眉颦”形容了娟红女史的面容,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堪叹才多命薄,此日恨凭谁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娟红女史命运的感慨。她才华横溢,但命运却如此坎坷,让人感到痛心疾首。诗人不禁感叹:“这样的才女,又怎会没有值得托付的人呢?”这里的“才多命薄”形容了娟红女史的命运,也反映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题壁欲销魂,半啼痕。”这两句描绘了娟红女史的心情。她在墙上题写了这首诗,想要借此抒发内心的悲痛之情,但泪水已经打湿了脸颊,留下了半边的泪痕。这里的“题壁”、“销魂”、“半啼痕”都形象地描述了娟红女史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关心。

这首词通过描绘娟红女史的形象和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全词意境深远,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