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竿与枫岭,名异实不殊。
川原甫夷旷,再束尤嵚岖。
攀登二百级,天半郁以舒。
复上羾椽栾,历历摩星榆。
岩疆划闽浙,居保从无诸。
阴阳异凉燠,悬派分注趋。
老僧涅槃竟,谁为装蜕躯。
俯首兀不化,过客三叹吁。
菩提本非树,何事标枯株。
蜂涌岭头泉,逝者如斯夫。
枫岭
大竿与枫岭,名异实不殊。
川原甫夷旷,再束尤嵚岖。
攀登二百级,天半郁以舒。
复上羾椽栾,历历摩星榆。
岩疆划闽浙,居保从无诸。
阴阳异凉燠,悬派分注趋。
老僧涅槃竟,谁为装蜕躯。
俯首兀不化,过客三叹吁。
菩提本非树,何事标枯株。
蜂涌岭头泉,逝者如斯夫。
注释:
- 大竿与枫岭,名异实不殊。 —— 大竿和枫岭,名字不同但实际相似。
- 川原甫夷旷,再束尤嵚岖。 —— 平原刚被开垦时空旷无垠,但不久就被束起来成为崎岖不平的道路。
- 攀登二百级,天半郁以舒。 —— 经过两百级的攀登后,天空的一半变得开阔了。
- 复上羾椽栾,历历摩星榆。 —— 在继续向上攀爬时,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榆树。
- 岩疆划闽浙,居保从无诸。 —— 山脉界限划分了闽浙两地,这里居民称为无诸。
- 阴阳异凉燠,悬派分注趋。 —— 天气阴晴冷热不同,水流的流向也有差异。
- 老僧涅槃竟,谁为装蜕躯。 —— 老僧最终完成涅槃,他的躯体如何装殓?
- 俯首兀不化,过客三叹吁。 —— 我们低下头看,发现连石头都无动于衷,游客们对此感到叹息。
- 菩提本非树,何事标枯株。 —— 菩提树原本不是树,为什么还要把它当成树来标记?
- 蜂涌岭头泉,逝者如斯夫。 —— 蜜蜂聚集在山头泉水旁,生命就像这些泉水一样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所见所感。从一开始对大竿与枫岭名异实不殊的描述,引入了自然景观的对比,再到描述山路上的变化,最后通过老僧的涅槃以及生命的无常,表达了一种超脱和领悟。整首诗结构清晰,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命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