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斤大宝谁所铸,有明嘉靖丁未冬。
南山主人篆传古,龟璋镇世弓弨彤。
明祖分藩沈廿一,简王横肇潞国封。
六传允栘当世庙,诸郡争袭王独恭。
张桂焰熄夏严哄,铸铁成错朝匈匈。
淮南炼药跃大冶,河间好事殊三雍。
非鼎非剑六丁煽,和钧关石王府庸。
大盗移舟鱼已烂,辇载俘宝驼行𨙔。
铜人入洛斩蛇失,此物何以逃销镕。
一门好学旌孝义,封殖底事攻金攻。
琼林大盈足殷鉴,况此儿戏岂正供。
作歌聊复论其世,变幻蜃市随云龙。
这首诗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首讽刺诗,作者不详。全诗共五十六句,每句四字,押韵规整。
我们来分析诗句:
- 百斤大宝谁所铸,有明嘉靖丁未冬。
- “百斤大宝”指的是一种重量较大的银币,“谁所铸”表示这种银币是由哪个人铸造的。这里暗示了明朝政府铸造这种大元宝的行为。
- 南山主人篆传古,龟璋镇世弓弨彤。
- “南山主人”指的是铸造这种大元宝的工匠或官员。“篆传古”表示他们使用了古老的技术或技艺。“龟璋镇世”意味着这些银币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地位。
- 明祖分藩沈廿一,简王横肇潞国封。
- “明祖分藩”指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以巩固政权。
- 六传允栘当世庙,诸郡争袭王独恭。
- “六传允栘”表示这种银币经过六代人的传承,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价值。“诸郡争袭王独恭”意味着各个地方的统治者都争相效仿这种银币。
- 张桂焰熄夏严哄,铸铁成错朝匈匈。
- “张桂焰熄”可能是指某种灾难或事件的发生,使得铸造银币的工作暂停。“铸铁成错”表示在暂停期间,人们开始铸造其他类型的银币。
- 淮南炼药跃大冶,河间好事殊三雍。
- “淮南炼药”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炼丹术士,他们通过炼制药物来获得财富。“河间好事殊三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人们擅长经商,他们通过做生意来获得财富。
- 非鼎非剑六丁煽,和钧关石王府庸。
- “非鼎非剑”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类型的武器或工具,它们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和钧关石王府庸”可能是指某些地方的官员善于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
- 大盗移舟鱼已烂,辇载俘宝驼行𨙔。
- “大盗移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发生重大的盗窃案,导致船只被盗走。“辇载俘宝驼行𨙔”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官员将俘虏的财物运回自己的领地。
- 铜人入洛斩蛇失,此物何以逃销镕。
- “铜人入洛”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铜人雕像被破坏或丢失。“此物何以逃销镕”可能是指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银币的价值也随之消失。
- 一门好学旌孝义,封殖底事攻金攻。
- “一门好学旌孝义”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注重教育,弘扬孝道和仁义。“封殖底事攻金攻”可能是指这个家族没有进行过多的商业活动,而是专注于农业生产或其他有益的事业。
- 琼林大盈足殷鉴,况此儿戏岂正供。
- “琼林大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琼林苑非常繁荣。“况此儿戏岂正供”可能是指这种大元宝只是一种娱乐工具,不应该被当作正经物品对待。
- 作歌聊复论其世,变幻蜃市随云龙。
- “作歌聊复论其世”可能是指有人为了评论这个时代的变化而创作诗歌。“变幻蜃市随云龙”可能是指这个时代的变化如同蜃楼一样虚幻,难以捉摸。
接下来是译文:
户部银库观明嘉靖丁未冬,有南山的主人篆刻着古代的大元宝,形状像龟璋、弓弨、彤石等珍贵物品,象征着镇守世间的力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子孙分封到各地,以示对他们的忠诚。六代人都继承了这种大元宝,仍然保持原有的价值。
张桂焰熄夏严哄时,铸铁成错朝匈匈,淮南炼药跃大冶,河间好事殊三雍。非鼎非剑六丁煽,和钧关石王府庸,大盗移舟鱼已烂,辇载俘宝驼行𨙔。铜人入洛斩蛇失,此物何以逃销镕?一门好学旌孝义,封殖底事攻金攻?琼林大盈足殷鉴,况此儿戏岂正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元宝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变化。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些人利用权势谋取私利的行为,以及对这种腐败现象的批判。诗中的许多典故和词语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南山主人”、“张桂焰熄”、“大盗移舟”等都是常见的历史和文化符号。此外,诗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的问题,如对孝义的重视、对富贵的追求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等。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