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迁调。任以领袖,使继欧包。一心慎恤刑章考。
阳世阴曹。一重轻严如斧钺,一出入判决秋毫。十八年为郡守,落得个循资旧套。
衣绣斧方操。

【注释】

石莲:人名,此处泛指作者。正宫端正好:曲牌名。

因之迁调:因此被提升官位。迁调,升迁。任以领袖,使继欧(欧公)包:任命他担任首领或主管。欧公,即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继欧包,接替欧阳修主持政务。一重轻严如斧钺:双重压力像斧头和利剑一样严峻。一重、二重,指两种不同的压力。

阳世阴曹:阳间阴间,这里泛指官场上的各种势力。阳世阴曹,比喻官场的黑白两面。

一重轻严如斧钺、一出入判决秋毫:指在官府中既要处理各种事务,又要受到上级和下属的监督,压力巨大。

衣绣斧方操:穿着华丽的官服正在指挥公务。衣绣,指官员的服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自寿词。苏轼曾因诗得罪权贵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任职期间,深感官场险恶,于是写下了这首自寿词。

第一句“石莲七十七自寿词正宫端正好”,点明了自己的名字和年龄。石莲是他的字,七十七是他的年龄。正宫端正好,曲牌名,是一首很有名的曲子。

接下来的两句“因之迁调,任以领袖,使继欧包”是说,由于他的才能出众,被提拔担任了领导职务,可以继续担任这个职务。欧包,指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

第三句“一心慎恤刑章考”是说,他一生都在谨慎地处理各种事务,严格要求自己。慎恤刑章,指对刑罚的慎重对待和对法律的严格遵守。

第四句“阳世阴曹,一重轻严如斧钺”是说,在官场上他既受到上级的压力,又受到下属的监督,如同两把锋利的斧头和利剑一样,让他感到压力巨大。阳世阴曹,指官场上的黑白两面。

第五句“一出入判决秋毫”是说,他每天都要做出许多决策,这些决策关系到许多人的命运,需要他非常谨慎地处理。一出入判决,指每天的工作中都要做出决策。秋毫,指极其微小的事物。

第六句“十八年为郡守,落得个循资旧套”是说,他在官场上干了十八年,却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束缚,只是按照资历一步步晋升。循资,指按照资历晋升。

最后一句“衣绣斧方操”是说,他身着华丽的官服正在指挥公务。衣绣,指官员的服饰。斧方,指拿着斧头。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