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独愧泥金报。空惹人七次牢骚。永使我落孙山,文憎命,长辞号舍,焚砚学君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咏物词,写的是石莲七十七朵的自寿词。下面是诗词原文:
正宫端正好
春闱独愧泥金报。空惹人七次牢骚。永使我落孙山,文憎命,长辞号舍,焚砚学君苗。
注释:
- 春闱:春季科举考试。
- 泥金报:指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
- 七次:这里指连续七次科举考试没有中举。
- 文憎命:指不喜欢科举考试。
- 长辞号舍:长期离开考场。
- 焚砚:烧毁砚台。
赏析:
这首词是苏东坡以石莲七十七朵自寿之作。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心情抑郁,遂借石莲七十七朵自比,表达自己对科举考试的不满和失望。
第一句“春闱独愧泥金报”中的“春闱”指的是春季科举考试,“泥金报”则是指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作者用“独愧”二字表达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的失意与遗憾。这里的“春闱”和“泥金报”都是作者自谦的表现,而“独愧”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叹。
接下来的句子“空惹人七次牢骚”中的“空惹人”表示白白惹恼了别人,“七次牢骚”则是指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意,因此被人嘲笑和议论。这句中,“空惹人”和“七次”都是强调作者自己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一句“永使我落孙山”中的“永使”表示永远使得,“落孙山”则是指科举考试中一直未能成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科举考试的厌恶。整首词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不满和失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