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
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
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请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内容、结构、语言等角度概括诗句大意,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时不能只答出某一方面的内容,而要尽量多方位作答。本题中“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是第一句,“丽景方如许”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是第二句,写诗人乘船出发的情景。“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是第三句,写春天的景象。“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是第四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是第五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

【答案】

丽景方如许

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

二月的一天,我乘船离开了通济河。我与蘧门一同前往洛阳。

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

美丽的景色如此美好,可我为何要做客他乡?

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梅花的红色逐渐变淡了,柳树的绿色也开始变得均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

古老的神庙里,春日的烟雾湿润着墙壁;荒废的村庄上,新年的社火热闹又欢快。

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白天睡觉的时候,知道是禁止的;宴会时,大家互相开玩笑。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录了诗人在赴洛阳途中所见所感。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首句“丽景方如许”,以“丽景”二字总括一路景色之美,既写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烘托了洛阳的繁荣富庶。次句“如何作旅人”,则流露出作者因美景而引起的感慨:在这美丽的风景面前,自己只能做客人。这两句一问一答之间,不仅表现出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和思归之心,同时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接下来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日熏染的梅花渐褪红艳,新长出的嫩柳条儿开始泛出了青翠的颜色;古老庙宇里的烟云缭绕,荒废村庄上的鞭炮齐鸣,一派节日喜庆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的活动,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最后两句则是写在旅途中的感受:“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白天睡觉的时候,知道是禁止的;宴会时,大家互相开玩笑。这里既表现了旅途中的欢乐,也透露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