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东西互为友,丹楹粉壁江声走。枝干排云入窈冥,萌蘖不知何代有。
东株倚户半欹斜,满身苔藓生霜华。雷霆忽起蛟龙怒,掀翻鳞甲张爪牙。
有时风静日移晷,青阴覆殿凉于水。元气茫茫混太清,幽丛寂寂栖神鬼。
近西一株独正直,亭亭上出千峰碧。流膏入地似黄金,偃盖扶天荡白日。
主人延客坐其侧,举杯不饮皆自得。与君同结岁寒心,随天自布阳春泽。
嗟哉双松的的有根株,后万斯年仍不枯,蕣华朝菌胡为乎。

【诗句】

双松东西互为友,丹楹粉壁江声走。枝干排云入窈冥,萌蘖不知何代有。

东株倚户半欹斜,满身苔藓生霜华。雷霆忽起蛟龙怒,掀翻鳞甲张爪牙。

有时风静日移晷,青阴覆殿凉于水。元气茫茫混太清,幽丛寂寂栖神鬼。

近西一株独正直,亭亭上出千峰碧。流膏入地似黄金,偃盖扶天荡白日。

主人延客坐其侧,举杯不饮皆自得。与君同结岁寒心,随天自布阳春泽。

嗟哉双松的的有根株,后万斯年仍不枯,蕣华朝菌胡为乎。

【译文】
东西两侧的松树相互陪伴,红色的楹柱和粉刷的墙壁中传来阵阵江水之声。它们的枝干高耸入云端,仿佛进入了深邃的夜空之中;它们的嫩芽不知属于哪个朝代。
东边的松树依靠着房屋的一侧,姿态有些倾斜,身上布满了苔藓,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当雷电突然响起,就像蛟龙在发怒,掀起了松树的鳞片,露出了尖锐的爪子和牙齿。
有时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阳光洒满大地,青翠的树木覆盖着宫殿,带来清凉的感觉。在广阔的宇宙中,万物的气息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朦胧的景象。
靠近西边的松树显得特别笔直,它亭亭玉立,直冲云霄,仿佛是从千山万峰中生长出来的绿色宝石。它的树脂流入大地,犹如黄金一样珍贵;它的巨大树冠支撑着天空,使太阳得以照耀大地。
主人邀请客人坐在它的旁边,举起酒杯却不想喝,因为心情舒畅而自得满足。我愿与你共同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顺应自然地散发温暖的春光。
可惜啊,这两根松树虽然有着相同的根系,但它们仍然能够历经万年而不凋败。即使是那些美丽的花朵,如蕣花和朝菌,又有什么用呢?
【赏析】
这首诗以“双松”为主题,通过描绘两棵松树的不同状态来表达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双松既是自然界中的一景,也象征着人的情感和品格。
第一句“双松东西互为友”,描绘了两棵松树相互依偎、相互支持的情景,体现了友谊的力量和美好。第二句“丹楹粉壁江声走”,则展现了松树所在环境的美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松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写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进一步表达了对它们的赞美之情。特别是“枝干排云入窈冥”,这句不仅描绘了松树的高耸入云,也暗示了松树的坚韧与不屈。同时,“萌蘖不知何代有”这句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松树内在精神的描绘,“与君同结岁寒心,随天自布阳春泽”两句,既表达了诗人与松树共度岁月的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无私奉献的赞美。最后一句“嗟哉双松的的有根株,后万斯年仍不枯”,则是诗人对于松树生命力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价值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双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