鲞鹤嫌肥,鲥羹欠脆,江豚未许同族。巧配雌雄,常容妾媵,不仅双双比目。半七西施乳,休忘记、沼吴心毒。厨娘仔细调羹,莫听粉郎催促。
命薄说教拚了,恁下箸又停,几遍猜惑。灶扫媒尘,盆倾豆水,更验红丝钗足。黯黯江洲外,问几寸、芦芽抽绿。斟得春醪,重歌摸鱼儿曲。
【注释】
鲞鹤:即“鱼”,指鲤鱼。
鲥羹欠脆:指鲥鱼(一种河鲜)的肉不够脆嫩,味不鲜美。
江豚未许同族:意谓江豚不能和同类一起游动。
巧配雌雄,常容妾媵:意谓巧妙地配合雌雄,经常容纳妾媵。
半七西施乳:意谓有如半分像美女西施的乳样。
沼吴心毒:指嫉妒之心。
厨娘仔细调羹:意谓厨房里的女人仔细地调制食物。
粉郎:意谓搽胭脂的男人。
灶扫媒尘:意谓扫除媒人的尘埃。
红丝钗足:意谓红色的丝线系着鞋带。
黯黯江洲外:意谓暗淡的江边洲外。
几寸、芦芽抽绿:意谓几片芦苇的嫩芽开始变绿了。
摸鱼儿曲:即《摸鱼儿》词牌名。
【译文】
鱼嫌肥大,鲫鱼肉不够鲜嫩,江豚不能与同类一起游动。精心搭配雌雄,经常容纳妾媵,不仅双双比目成双。如同美女西施的乳汁,休想忘记嫉妒之心。厨师仔细调配饮食,不要听搽胭脂的男人催促。
命薄说教拼了,你下箸又停,几次猜测怀疑。灶上扫除媒人的尘埃,盆中倾倒豆水,更验证红丝鞋带上的印记。黯淡的江边洲外,问你几片芦苇的嫩芽开始变绿。端起酒杯斟满春酒,再唱摸鱼儿这首曲子。
【赏析】
此为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鱼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上阕先总写自己对于鱼的感情,接着具体描写了对鱼的喜爱之情。“鲞鹤嫌肥,鲥羹欠脆,江豚未许同族”三句,以“鲞”、“鲥”、“江豚”三种鱼的形态特点来突出鱼的美味可口;“巧配雌雄,常容妾媵”,则从鱼的性别特征入手来写鱼的美。作者用这些手法,将鱼的美妙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心中,使读者仿佛看到鲜活的鱼在作者笔下跳跃。“半七西施乳,休忘记、沼吴心毒”,作者用夸张的比喻,将“半匕”的鱼形容得如同西施一般美丽,并借此表达出自己的嫉妬之情:“厨娘仔细调羹,莫听粉郎催促”,作者用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厨房中女人细心料理食物的羡慕之情。“灶扫媒尘,盆倾豆水,更验红丝钗足”,这几句词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温馨的画面:人们正在忙着打扫厨房里的尘垢,准备烹制美味佳肴,同时把豆子倒在盆中。而当红丝绳穿过鞋子时,就象征着美好的婚姻生活即将到来。
下阕由物及人,由景及情,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感情世界。“命薄说教拚了,恁下箸又停,几遍猜惑”,这里作者用反讽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灶扫媒尘,盆倾豆水,更验红丝钗足”,通过描绘一幅热闹而又温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黯黯江洲外,问几寸、芦芽抽绿”,作者用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孤独的身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两句“斟得春醪,重歌摸鱼儿曲”,通过饮酒赏春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只有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才能更好地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全词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