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已牵愁,花尤荡魄,短长亭处飞满。
曾与缠丝,忍教飘泊,最是无情风剪。
心已沾泥久,怕重见、春痕零乱。
几回梦踏溪桥,谢家新句吟遍。
长昼拈毫消遣。
似笑我涂鸦,砚池频点。
恁忆念时,伴他娇小,捉向绿阴深院。
依旧飘如雪,只散了、春前莺燕。
怅望江萍,别魂烟水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宋词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进行赏析即可。此诗首句是说“丝已牵愁,花尤荡魄”,即杨花已经牵起了人的愁绪,让人心摇神摇;次句“曾与缠丝,忍教飘泊”则说明它曾经缠绕在人的手指间,不忍让它飘落而漂泊;第三、四句写杨花随风飘舞,落在亭子上飞满了;第五、六句写“我”对杨花的态度和感受,即“最是无情风剪”,最令人伤心的是无情的春风把它吹得漫天飞舞;第七句是说它沾上了泥土,怕再见到春天的痕迹了;第八句是说自己常常梦到过谢桥,吟咏谢家新写的诗篇,可见对杨花的喜爱之情;第九、十句是说白日里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拿着毛笔消遣时间,仿佛笑“我”,因为“我”把笔弄脏了,所以砚池中频频点染;第十一、十二句是说:你若还记得我,那就陪伴着你娇小的身影,悄悄地躲在绿荫深深的院落中吧;第十三句是说:杨花仍然像雪一样地飞舞着,只是春天到来时,它们只散向莺燕了;第十四句是说“怅望江萍”,离别的人魂儿啊,飘荡在烟水之间,远隔千山万水!
【答案】
(1)探春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2)丝:这里指柳絮。
(3)长亭:古代官道边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或投宿之用。
(4)荡魄:动荡魂魄。这里是形容杨花飞舞的景象。
(5)忍教:怎能忍受?意思是不忍心让杨花飘泊。
(6)最是:最令人伤心的是。
(7)谢家新句:指谢道韫的咏雪诗。谢道韫,西晋女诗人,字令姜,陈国阳夏人,出身显赫之家。她幼年聪明伶俐,有才华,善诗文,嫁给王导之后,才名更著,成为当时闺阁有名的女诗人。谢家新句指她的咏雪诗。
(8)啼痕:泪痕。
(9)溪桥: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歌》中有“石濑起秋澜,朱邸映朝日,攀崖抽锦繐,渡险超流沫。”这里的“石濑”就是溪桥。
(10)谢家新句:指谢道韫的咏雪诗。
(11)恁:你。恁忆念时:你思念的时候。
(12) 娇小:年轻美貌。
(13) 捉向:抓住。
(14) 绿阴:绿树成荫的地方。这里指幽深的院子。
(15) 依旧:仍旧,依然。
(16) 怅望:怅惘地凝望。
(17) 江萍:浮萍。比喻漂流不定,随处飘荡。
(18) 别魂:别离的人的灵魂。这里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