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春水旧迢迢,有客泛兰舠。而今事往无人问,花落大夫桥。
新月小,暮山高。古风遥。樵青何处,欸乃声声,如意频敲。
诗句解释:
- 鳜鱼春水旧迢迢,有客泛兰舠。
- “鳜鱼”:指江中游弋的鳜鱼。
- “春水”:春天的水。
- “有客泛兰舠”:有客人驾着小舟。
- “泛”:泛舟。
- “兰舠”:用兰草装饰的船。
- 译文:在春天的水中泛舟,有客人驾着兰舟。
- 而今事往无人问,花落大夫桥。
- “大夫桥”: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无人问”:没有人关心。
- 译文:如今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有人再问。
- 新月小,暮山高。
- 这两个描述都是视觉上的描绘,通过大小和高度来表现自然景观的美。
- “新月小”:月亮刚刚升起,看起来很小。
- “暮山高”:傍晚时分,山显得更高。
- 译文:新月刚刚升起,月亮很小;傍晚时分,山显得更高。
- 古风遥。樵青何处,欸乃声声,如意频敲。
- “古风”:古代的诗歌风格。
- “樵青”:樵夫,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 “欸乃声声”:渔夫划船的声音。
- “如意”:一种打击乐器,这里可能是指“磬”或者“拍”,用于表达某种情感或节奏。
- “频频敲击”:不断重复的动作。
- 译文:(我)思念古代的诗歌风格,寻找那个樵夫,他在哪里?渔夫的船桨声声不断,(我)不断地敲打着磬或者拍子,想要传达我心中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既有对春天、江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渔夫生活的简单描述,通过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新月小”、“暮山高”等意象,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远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