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奴花底金眸足。卷绣帖、碧栏干曲。红困一枝花,亸向茱萸褥。
枕纹香印胭脂肉。鹦鹉唤、茶擎小玉。只剩半床慵,抛却丝和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午睡”,即午休。“狸奴”是小动物的通称。“花底金眸足”,形容海棠像小动物一样可爱。“卷绣帖、碧栏干曲。”“绣帖”指刺绣图案。“碧栏干曲”,指栏杆曲折,色彩青翠。“红困一枝花,亸向茱萸褥。”写海棠因午睡而显得疲惫,它依偎在茱萸草席上。“枕纹香印胭脂肉。”写海棠的枕头有花纹,上面还沾着胭脂的痕迹。“鹦鹉唤、茶擎小玉。”这里用“鹦鹉呼茶”来暗喻侍女的婉转呼唤。“只剩半床慵,抛却丝和竹。”海棠已经半梦半醒地躺在那里,侍女们已经把琴声也扔在一旁了,只留下半张琴弦空挂着。
【答案】
译文:午后,小丫头儿在海棠花下午休。她把绣花的枕头放在碧绿的栏杆旁边。海棠花因午睡而变得疲惫,它的花瓣低垂在茱萸草垫上。小丫头儿的枕头上有花纹,上面还有胭脂的痕迹。小丫头儿用“鹦鹉呼茶”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但是海棠已经半梦半醒地躺在那里,侍女们已经把琴声也扔在一旁了,只留下半张琴弦空挂着。
赏析:“午睡”是诗人对海棠的直接写照。诗中没有正面描写海棠的外貌,而是通过小丫头儿的所见所感来表现海棠的美姿和美态。小丫头儿看到海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金眸足”的美丽形象,接着看到的是它那娇嫩可爱的睡态,最后是它那“红困一枝花”的倦容,以及它依偎在茱萸草席上的情景。这些细节的描写充分展示了海棠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海棠周围环境的描述,衬托出海棠的娇艳动人。诗中“午睡”、“红困”等词语,都透露出一种闲散轻松的气氛。
“卷绣帖、碧栏干曲”两句写海棠周围的景致。“卷”“碧”二字,既写出了栏杆的形态,又渲染了海棠所处的环境。
“红困一枝花,亸向茱萸褥。”这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比作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娇弱之态。
“枕纹香印胭脂肉。”这一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海棠比作枕头,将枕头上的花纹比作胭脂,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枕头的精致美丽。而“鹦鹉唤、茶擎小玉”,则是通过鹦鹉的叫声和侍女端茶的举动,表现出海棠的美丽和娇媚。
“只剩半床慵,抛却丝和竹。”最后一句诗,则通过描写侍女们离开的场景,烘托出海棠的美丽动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