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收晚翠,大雪满前山。
不见襄阳老,相思空往还。
琴声随涧远,鹤影共云闲。
岂拟袁安卧,无人且闭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诗歌的意象,然后结合注释内容进行赏析。最后在分析诗人情感。
“孤亭收晚翠”,写景:傍晚归家途中偶见孤亭,夕阳余辉映照着它。这一句是实写,为下文抒情作铺垫,也为后文“不见襄阳老”埋下伏笔。
“大雪满前山”,写景: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山头上,覆盖了整个山坡,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不见襄阳老,相思空往还”,抒情:我怀念着故园的老朋友,可是又没有机会见到他,只能白白地想念他。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琴声随涧远,鹤影共云闲”,抒情:我坐在亭子里弹奏一曲古琴,那清越悠远的琴声随着流水飘荡而去。远处山峰上一只仙鹤悠然自得地栖息在松林中,仿佛也加入了我的闲适生活。两句诗通过琴声、鹤影的描写,表现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岂拟袁安卧,无人但闭关”,抒情:我怎能像古人袁安那样隐居深山呢?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守着孤寂的亭子。这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苦闷。
【答案】
①孤亭收晚翠——傍晚时回家路上偶然发现一座小亭子,亭子周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②大雪满前山——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山头上,覆盖了整个山坡,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③不见襄阳老——我怀念着故园的老朋友,可是又没有机会见到他,只能白白地想念他。
④琴声随涧远——我坐在亭子里弹奏一曲古琴,那清越悠远的琴声随着流水飘荡而去。
⑤鹤影共云闲——远处山峰上一只仙鹤悠然自得地栖息在松林中,仿佛也加入了我的闲适生活。
⑥岂拟袁安卧——我怎能像古人袁安那样隐居深山呢?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守着孤寂的亭子。
⑦无人但闭关——我只好闭门谢客,独自守着这个孤寂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