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秋色暝,独坐竹林间。
白鹤自飞去,暮云时往还。
弹琴爱流水,学道喜空山。
更采东篱菊,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色。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山中秋夕(秋天的晚上):描述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可能是在柴门旁的山中度过的一个夜晚。
- 柴门秋色暝(柴门被晚霞染红):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下来的场景。“暝”意为天色渐暗,这里形容傍晚时分的美景。
- 独坐竹林间:诗人独自坐在竹林中,可能是为了沉思或者享受自然的宁静。
- 白鹤自飞去(白色的鹤自己飞走了):这里的“白鹤”可能是指诗人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中的某种生物,而“自飞去”则表达了这种生物的自在与自由。
- 暮云时往还(暮色中的云彩来回移动):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可能是在描述日落时分天空的变幻莫测。
- 弹琴爱流水(喜欢听流水声弹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高洁品质。
- 学道喜空山(学习道家学说喜爱空旷的山景):这里的“空山”可能指的是道教追求的清静无为的境界。诗人通过学习道家学说,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喜爱。
- 更采东篱菊(再次采摘东边的篱笆上的菊花):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采摘菊花的情景,也许是为了制作菊花酒或者欣赏菊花的美丽。
- 归来且闭关(回到家里便关上门窗):这里的“关门”可能象征着闭门不出,寓意着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纷扰世界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自然之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闭门不出”的行为,表达了对世俗世界的疏远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