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沉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宣府
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沉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注释:
- 龙沙燕尾:比喻北方的沙漠地区,如龙般蜿蜒曲折。
- 承平日:指和平时期。
- 玉辇游:用玉制的车轮装饰的车,象征皇帝出行。
- 罗裙:古代妇女的裙子,这里泛指宫女。
- 乐府:古代的音乐机构,这里指宫廷音乐。
- 羌管:羌族的乐器。
- 边愁:边疆的忧愁。
- 行宫:古代帝王离京时所建的临时住所,这里指被废弃的皇宫。
- 双槐树: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树木,象征着皇家的荣耀。
- 御气:皇帝的气息或威势。
- 酒楼:古代供人饮酒的地方。
- 白马、青丝:分别指马和头发,这里借指英雄人物。
- 徐常:指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
- 功业总荒丘:他们建立的功勋最终都埋藏在荒山野岭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宣府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评价。首句“龙沙燕尾承平日”,以龙沙燕尾比喻北方的沙漠地区,暗示了战争年代的结束和和平时期的来临。第二句“北顾频烦玉辇游”,则描绘了北朝频繁派遣军队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的紧张氛围。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宫女传乐府、羌管作边愁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评价,认为他们的功业最终都归于荒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