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如梭了可{木郑},似月魄始半。
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
势绝飞鸟窥,只应山鬼窜。蚁附定何由,径尺{户支}细栈。
窗楯亦具设,败绠涩余炼。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
其故不可测,挥手付梦幻。长年话凄怆,此地饱经乱。
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
岂得顾里闾,猿挂垂一襻。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
生还谅无几,遗迹犹可叹。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
辄因俯仰骇,聊复纪闻见。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
【注释】
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从白龙崖走到泸溪,述说所见。自,从。白龙崖,山名。泸溪,水名。
绝壁何嶙峋:高耸的山崖多么险峻曲折。
侧翠倚江岸:依傍着青翠的岸边。
云水一相映:云雾与江水相互映衬。
清辉朝屡换:清晨的阳光不断变化。
石非五丁凿:这石头不是由五丁力士开凿出来的。
嵌空乃百变:石头的洞穴是千姿百态的。
如梭了可{木郑}:像织布机上的梭子那样灵活多变。
似月魄始半:像月亮初上时一半被云遮住的样子。
或击壶口缺:有时打在壶口缺口处。
或迸锦丝断:有时飞溅到像锦带一样的地方。
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太阳透过缝隙照射进来,树木仿佛离我们很远。
势绝飞鸟窥:山峰陡峭,连飞鸟都难以越过。
只应山鬼窜:只有山鬼可以从这里逃跑。
蚁附定何由:蚂蚁依附在那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径尺{户支}细栈:直径大约三尺的细长栈道。
窗楯亦具设:窗棂和门扇也都具备了。
败绠涩余炼:绳索老化,已经失去了弹性。
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整个峡谷纵横交错,仰望时眼睛感到眩晕。
其故不可测:原因是什么,不能预料。
挥手付梦幻:挥手之间,一切都如同梦幻一般消失了。
长年话凄怆:常常诉说着凄凉悲伤的事情。
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成千上万的人骑马离去,村子里的人都停下柴火做饭。
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峡谷里的妇女泪流满面,溪边的小孩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岂得顾里闾,猿挂垂一襻:难道还能顾及故乡的邻里亲戚,猿猴挂在树枝上挂着一条绳子。
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饿了就摘取山上的野果,渴了就去幽深的山涧饮水。
生还谅无几,遗迹犹可叹:活着回来的人估计不多,留下的遗迹还是让人感叹不已。
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还在想避开秦始皇时期,这些话并不是空洞无物。
辄因俯仰骇,聊复纪闻见:总是被眼前的景色震惊,姑且记录下这些耳闻目睹的景色。
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桑田变成了大海,有一天我一定去拜访你。
【赏析】
此诗为杜甫游泸溪后所作,写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悲凉之情。
首联“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以“绝壁”起兴,写诗人登山远望的景象,表现了山势的雄浑奇伟。“侧翠倚江岸”一句则描绘出江岸的秀美。“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二句,描写了云水与江水的相互映衬与变幻多端的美丽景象。其中“朝屡换”三字用得很巧妙,既表现了云水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时间在此处的流逝。
颔联“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进一步写山石的奇特造型。“如梭了可{木郑},似月魄始半”,两句以“织布机上的梭子”喻山石的形态变化,又用“月魄始半”喻山石的形状,形象地表现了山石的神奇之美。“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两句以“壶口”与“锦丝”作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山石的奇特之处。尾联“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宛通”、“若无畔”等字眼的运用,更是将山石的神奇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通过写山石的神奇之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诗人以“仰视目为眩”一句,表达了自己身处险境的无奈与痛苦之情。最后,“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则是诗人的一种寄寓与期待,既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