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斜笼径,幽花浅映池。
交游鸥鸟在,心事子规知。
稷契生平志,乾坤绝妙辞。
典型垂往哲,舍此欲何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探访杜甫的少陵祠时所作。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

翠竹斜笼径,幽花浅映池。
注释: 翠竹覆盖着小路,形成一条弯曲的小径;池塘边上开满了幽静的花朵,映衬出一片宁静的景象。
赏析: 第一联描绘了少陵祠周围的自然环境,翠竹环绕小径,池塘边盛开着幽美的花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交游鸥鸟在,心事子规知。
注释: 在池塘边上飞翔的鸥鸟,似乎在与我交流;子规(杜鹃鸟)知道我的心事,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赏析: 第二联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鸥鸟的交流和子规的诉说,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稷契生平志,乾坤绝妙辞。
注释: 稷和契都是古代贤臣,他们一生致力于国家大事,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业绩和智慧之言;他们的事迹和言辞,堪称乾坤之间最精彩的佳作。
赏析: 第三联以稷、契为例,赞颂他们的卓越成就和高超才能。稷、契的生平事迹和言辞,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典范,体现了作者对古代贤臣的崇敬之情。

典型垂往哲,舍此欲何师。
注释: 历史上的典型人物,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如果没有这样的典型榜样,我们还需要从哪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呢?
赏析: 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典型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历代的典型人物都是后世学习的榜样,如果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得到传承和发扬,那么人们将无法从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少陵祠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稷、契等历史典型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