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
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益无天,竹叶大逾掌。
隙处触瓣云,日脚不落壤。
视体若匽松,渐伛安得仰。
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
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
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
三里幸出丛,目光久矘䁳。
始见樵子行,讶我反山魉。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山行失道
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
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益无天,竹叶大逾掌。
隙处触瓣云,日脚不落壤。
视体若匽松,渐伛安得仰。
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
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
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
三里幸出丛,目光久矘䁳。
始见樵子行,讶我反山魉。
注释:
- 习僻厌平阡:习惯了偏僻小路,讨厌平坦的田间小道。
- 歧道入榛莽:岔路口进入荆棘丛生的荒野中。
- 笮足不肯回:用脚跺地表示不愿意回头。
- 牵拂坚初往:拉紧衣角,坚定地向前面走去。
- 竹叶大逾掌:指竹叶长到了手掌那么大。
- 隙处触瓣云:在缝隙中碰到了花瓣。
- 日脚不落壤:太阳的影子没有落在地面上。
- 视体若匽松,渐伛安得仰:看自己身体如同枯树一样弯曲,如何能直立起来。
- 两袖竞翅张:两袖就像翅膀一样张开。
- 冒棘先用颡:顶着荆棘头先走了。
- 导者未识谁:引领的人不知道是谁。
- 后趾蹴前緉:后面的人踏在前人的脚跟上。
- 人兽尽无音:人和动物都没有声音。
- 但闻碎箨响:只听到碎竹叶的声音。
- 三里幸出丛:幸好走出了树林。
- 目光久矘䁳:眼睛长久凝视着远方。
- 始见樵子行:第一次看到打柴的人在路上行走。
- 讶我反山魉:惊讶我竟然回到了山林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山林中迷失方向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林中的景象进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