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薄关门紫气长,帝枢曾此撼岩疆。
河经百二开天地,华枕西南锁雍凉。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车多带灞亭霜。
旧京萧索垂千载,飞挽何繇接巨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潼关”:是古代关隘之一。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
云薄关门紫气长,帝枢曾此撼岩疆。
云层薄薄遮住了潼关的山门,紫色的祥云缭绕不绝。皇帝曾经在潼关上下过马,撼动着这座高山的边界。
①“潼”:潼关。②“紫气”:指祥瑞之气。③“帝枢”:帝都的门户,喻指帝王所在。④“岩疆”:岩石构成的边境地带。⑤“撼”:摇动。⑥“百二”:形容地势险要,得天独厚。⑦“河经”:黄河流经。⑧“华枕”:华山下的枕头。⑨“雍凉”: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古称雍州、凉州。⑩“戍火”:指边防军所燃之烽火。⑪“灞亭霜”:灞桥边的霜冻。⑫“旧京”:古都。⑬“千载”:一千年。⑭“飞挽”:这里指用箭射水,引船前进。⑮“巨航”:大船。⑯“萧索”:萧条冷落。⑰“垂”,同“垂”。⑱ “何繇”:用什么方法,何以为由。⑲ “接”:通“楫”,“桨”的一种。⑳ 赏析:潼关是秦、晋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被视为关中地区的咽喉要塞。诗人通过描绘潼关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河经百二开天地,华枕西南锁雍凉。
黄河流经陕西境内有九百多公里,从这里可以打开天地,华山枕着西南边陲,锁住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经百二:指黄河流经陕西境内有九百多公里。百二句: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它的历史作用;天地:指广阔的国土。
华枕西南:华山枕着陕西西南部。华枕:华山。西南: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雍凉:函谷关以西地区,古称雍州、凉州。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车多带灞亭霜。
戍火忽然转移了,函谷关外的月亮也黯淡无光;征车上多带有灞桥的霜气。
①“戍火”:指边防军所燃之烽火。②“函谷”:《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命曰‘泾阳’。”即函谷关。③“灞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④“灞亭霜”:灞桥边的霜冻。⑤“征车”:远行的车辆。⑥灞亭霜:灞桥边的霜冻。⑦“寒”:天气寒冷。
旧京萧索垂千载,飞挽何繇接巨航。
古老的京城荒凉萧条已经千年,用箭射水,引船前进。
①“旧京”:指长安。②“萧索”:荒芜冷落。③“垂千载”:一千年。④“飞挽”:用箭射水,引船前进。⑤“何繇”:何以为由。⑥“巨航”:大船。⑦“接”:同“楫”,“楫”一种船桨,这里用来指拉纤。⑧“舫”(fáng):大型船。⑨“千帆竞发”:成千上万船只竞相出发。⑩赏析:这首诗前两句描写潼关的壮丽景观和重要战略地位。后两句则从军事角度写关中的交通状况,突出了潼关的重要军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