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矶侧坐东南岸,钟山横掩城之半。雪迹难平野烧骄,江天直与风帆乱。
古洞楠榴世不名,荒洲芦荻为谁生。袖中看尽量江手。
独试人间却曲行。
诗句原文:
燕矶侧坐东南岸,钟山横掩城之半。雪迹难平野烧骄,江天直与风帆乱。
注释翻译:
- 燕子矶:位于南京市北郊的观音门外,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因此得名。
- 东南岸:燕子矶面向东南方向的长江岸边。
- 钟山横掩城之半:钟山(紫金山)横跨南京城的大半部分,形成天然屏障。
- 雪迹难平野烧骄:描述冬季时,积雪难以被完全清除,而夏季的野火则显得尤为旺盛和炽烈。
- 江天直与风帆乱:描绘了长江两岸景色,江水与风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态的景象。
赏析:
此诗通过燕子矶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其险峻与美丽。首联“燕矶侧坐东南岸,钟山横掩城之半”直接点明位置,以“侧坐”形容燕子矶如同一只静静站立的燕子,而“横掩”则形象地描述了钟山的雄伟遮挡住了城市的一半。颔联“雪迹难平野烧骄”描绘了季节更迭下的自然景观,既有冬日的沉寂也有夏季的热烈。颈联“江天直与风帆乱”则表达了长江水的宽阔与风帆的繁忙。尾联“袖中看尽量江手”寓意诗人站在高处,用衣袖尽力俯瞰长江,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角和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燕子矶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