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疏欲歇,四山滞朝雾。
野风吹草衣,策蹇下寒渡。
数峰入杳茫,微辨前溪树。
有人驱犊来,叱向远烟去。

【注释】

疏欲歇:雨势小了,将要止息。

四山滞朝雾:四座山峰被早晨的烟雾笼罩。

策蹇(jiǎn)下寒渡:骑马过寒凉的渡口。蹇,古时的一种两轮轻便交通工具。

数峰入杳茫,微辨前溪树:有几座山峰渐渐隐没在一片朦胧中,可以依稀分辨出前面溪水的树木。

译文:
雨后进城,傍晚又归去,走在南村的道上
宿雨刚刚停息,四周的山峦还被一层薄雾笼罩着。
风吹拂着草衣,骑着马走过寒凉的渡口。
几座山峰在远处变得模糊不清,隐约可以辨识出前面溪水边的树木。
有人驱赶着牛犊回家,吆喝着让它向远处飞奔而去。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归家途中,描写了雨后乡村的景色与生活场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雨后入城,晚复归”,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行动。雨水刚停,诗人就进入了城市,傍晚时分又回到了乡村。这两句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情经过,为后面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三句“宿雨疏欲歇,四山滞朝雾”。诗人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仿佛可以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四周的山峦被薄雾笼罩着,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宿雨”和“朝雾”都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

第五句“野风吹草衣,策蹇下寒渡”。诗人骑着马穿越寒冷的渡口。他穿着草鞋,感受着风的吹拂和马蹄的踏动。这里的“策蹇”形象地描绘了骑马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条件和人们的出行方式。

接下来的几句“数峰入杳茫,微辨前溪树。”则是在描绘更为具体的景物。几座山峰渐渐隐没在一片朦胧中,可以依稀分辨出前面溪水的树木。这里的“杳茫”用来形容山峰的迷离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而“前溪树”则让人联想到了溪水边的美景,让人心生向往。

最后两句“有人驱犊来,叱向远烟去”则是在描述人的生活状态。有人驱赶着牛犊回家,吆喝着让它向远处飞奔而去。这里的“驱犊”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辛勤劳作的意味,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叱”则展现了人们对于牛犊的关爱和照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使他的作品更具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