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敛村口,余晖带林薄。
天末烧归云,明晦变众壑。
阪犊归且鸣,枝鸟起还落。
萧然禾黍风,无人烟漠漠。

【注释】

雨后入城,晚复归,南村道中:雨后进城,傍晚回家,在通往南面的村庄的小路上。

斜日敛村口,余晖带林薄:落日把村庄的入口和周围树林的边际都收进暮色中。

天末烧归云,明晦变众壑:远处天空中的云彩被夕阳染红,山沟壑谷也随着天色的明暗而变换着色彩。

阪犊归且鸣,枝鸟起还落:山坡上的小牛归来时发出叫声,树梢上鸟儿飞起又落下。

萧然禾黍风,无人烟漠漠:风吹过稻田,稻谷随风摇曳,一片空旷的田野中只有稀疏的几户人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变化的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有层次,由近到远,由实到虚,层层深入,层层退开,写出了一天之内农村的变化:从傍晚至夜晚,景物从静态转为动态。首联写傍晚时分的景色;颔联写日暮天边,霞光万丈;颈联写傍晚时分山村的动静之象;尾联写夜幕降临时的寂寥。
“斜日敛村口”一句,写傍晚时分的景色。“斜日”指太阳偏西,光线斜射在地面,所以叫“斜日”。“敛”字用得十分巧妙,它不仅写出了太阳西坠时的情景,而且给人以一种朦胧感。“村口”、“林薄”是近景,“天际”是远景。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为下面的景色变化作了铺垫。
“天末烧归云”,写日暮之时的景色。“烧”是燃烧之意。“归云”即归云霭,是指夕阳映照的云霭。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把云霭染成了火红色。“明晦变众壑”,写日落前后山谷间的变化。“明晦”指白天与黑夜。“众壑”指许多山沟峡谷。“明晦变众壑”一句,以“明晦”作主语,使句子具有了动态感。这句诗的意思是:山间的沟壑在日出日落时,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变幻莫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明晦”比作有生命的物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表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阪犊归且鸣,枝鸟起还落。”写傍晚时分山村的动静之象。“阪犊”指山坡边的耕牛,因形似牛而得名。“枝鸟”指枝头栖息的小鸟。“归且鸣”意思是归耕的牛儿归来并哞叫,“起还落”指树枝间栖居的鸟儿飞来又飞去。这两句写的是傍晚时分的田园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萧然禾黍风”,“萧然”指萧瑟、凄凉的样子。禾黍是泛指庄稼。“禾黍风”,即风吹过稻田,稻谷随风摇曳,一派萧瑟景象。“无人烟漠漠”,写田野的空旷。“漠漠”指空荡荡的田野。这两句诗的意思大概是:风吹过稻田,稻谷随风摇曳,一片空旷的田野中只有稀疏的几户人家。
这首诗通过对日出、日落及傍晚时分的景物变化的描述,展现了农村一天之中的景象变化。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