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蠢虽异性,造化本同理。
乘气各有生,茫茫竟何恃?
一朝生气尽,形骸共当委。
有骡在中厩,买自西山市。
家贫不食粟,瘦骨崚嶒起。
前月燕南行,病侄羁千里。
雨雪哉奔驰,早夜恣鞭捶。
游子竟不还,罢骡亦归死。
敝帷适相资,畚锸老省视。
逮物岂能仁,中情自难已。
念彼跋涉力,瘗之北园里。
园中鸟雀喧,寒林薄短晷。
物生宁罔觉,嗟人乃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之一,名为《瘗骡》。诗的译文如下:

瘗骡
灵蠢虽异性,造化本同理。
乘气各有生,茫茫竟何恃?
一朝生气尽,形骸共当委。
有骡在中厩,买自西山市。
家贫不食粟,瘦骨崚嶒起。
前月燕南行,病侄羁千里。
雨雪哉奔驰,早夜恣鞭捶。
游子竟不还,罢骡亦归死。
敝帷适相资,畚锸老省视。
逮物岂能仁,中情自难已。
念彼跋涉力,瘗之北园里。
园中鸟雀喧,寒林薄短晷。
物生宁罔觉,嗟人乃如此。

注释:

  • 灵蠢:指动物和人类。
  • 造化:指大自然和宇宙。
  • 乘气:指生命的气息。
  • 生生:生命的延续。
  • 浩然:广阔无边的样子。
  • 西山市:古代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家贫:家境贫穷。
  • 燕南行:燕子向南飞去。
  • 鞭捶:鞭打、捶打。
  • 敝帷:破旧的帘子。
  • 畚锸:农具,用于挖掘土地。
  • 怜:怜悯。
  • 惮:害怕。
  • 壑:深沟。
  • 禽:鸟类,这里指麻雀。
  • 栖:鸟兽等栖息。
  • 鸣:叫。
  • 啾啾:形容麻雀叫声细碎。
  • 荒草:野草。
  • 寒林:寒冷的树林。
  • 短晷:太阳的影子短暂。
  • 物生:自然万物的生长。
  • 宁:岂,难道。
  • 叹:感叹。
  • 嗟: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诗人通过描述骡子的命运,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骡子比作家人、禽兽等,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