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神何年奉舍利,秘师血写莲花字。
山河大地清净中,忽然石塔凌高空。
风吹塔铃若太息,黄叶自下秋林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天城寺定光塔下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句“龙神何年奉舍利”,意为龙神何时奉送舍利子。这里的“龙神”指佛教中的护法神,“舍利子”则是佛陀的遗骨或遗物,供奉于寺庙以供人瞻仰和礼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秘师血写莲花字”,意为秘密的法师用血书写莲花字。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僧侣们为了纪念佛陀而进行的宗教仪式,通过这种特殊的文字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对佛陀的敬仰。

第三句“山河大地清净中”,意为山河大地在宁静中显现出清净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平、宁静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寄托。

第四句“忽然石塔凌高空”,意为石塔突然耸立于高高的空中。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的石塔巍峨矗立,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佛教的崇高地位和威严力量。

第五句“风吹塔铃若太息”,意为风吹动塔上的铃铛发出悠扬的声音,如同人在叹息。这句诗通过风和塔铃的声音联想到人的叹息,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和无常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教中因果报应等观念的认同。

第六句“黄叶自下秋林夕”,意为黄叶从树上落下,映衬着秋天的夕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黄叶飘落的画面与夕阳相伴,给人一种宁静、凄美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天城寺定光塔下的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