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鸟飞绝,崎岖路一湾。
悲风生远树,晓雾失前山。
麦气荒原下,车声乱石间。
千秋燕赵地,兀兀见重关。
【注释】
平定州:今河北曲周东北,晋时为郡。
高岭鸟飞绝,崎岖路一湾:指平定州的高岭上没有飞鸟,只有崎岖不平的道路通向远方的山间。
悲风生远树,晓雾失前山:指在清晨的微风中,远处的树木显得萧索凄凉,早晨的薄雾使前面的群山变得模糊不清。
麦气荒原下,车声乱石间:指在荒凉的原野上,收割的庄稼的气味弥漫着;在乱石之间,车辆的声音嘈杂不堪。
千秋燕赵地,兀兀见重关:指千年以前燕赵之地,如今却依然屹立着一座座重重的关口。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由东都洛阳赴任幽州刺史途中所作。这首诗是写景抒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联“高岭鸟飞绝,崎岖路一湾”以“鸟飞绝”来表现道路的险峻与荒凉,又以“路一湾”来形容山路的曲折,两句互文见义,将诗人所行之路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悲风生远树,晓雾失前山”则通过“悲风”、“晓雾”等自然景象来渲染旅途的艰辛与凄清。“生”、“失”二字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颈联“麦气荒原下,车声乱石间”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收割的庄稼的气味弥漫着,车辆的声音嘈杂不堪。这两句既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烦躁。尾联“千秋燕赵地,兀兀见重关”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燕赵地区历经千秋岁月依然屹立着一座座重重的关口,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乡被战火摧残,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语言优美、流畅,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