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迟三月,高斋自一家。
鱼梁连竹屋,鸡栅缚藤花。
万木偏能冷,群鸥未觉哗。
临邛频送酒,莫遣豹奴赊。

寓侯记原秬园

诗意与注释详解

  1. 诗意及译文
  • 上巳迟三月,高斋自一家。
  • 鱼梁连竹屋,鸡栅缚藤花。
  • 万木偏能冷,群鸥未觉哗。
  • 临邛频送酒,莫遣豹奴赊。
  1. 注释
  • 《寓侯记原秬园》: 这是宋琬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吴越间的凄凉与孤独感。
  • “上巳迟三月”:指的是清明节后的三个月,即农历三月后的一个时间点,此时天气渐暖,但仍未完全回暖。
  • “高斋自一家”:指的是诗人独自居住在一个宽敞的书房中,享受着独处的时光和宁静。
  • “鱼梁连竹屋”:描述了一座由竹子搭建的房屋连接着一个鱼梁,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 “万木偏能冷”:形容树木在春天仍然保持着寒冷的状态,可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或者诗人对这种寒冷景象的特别感受。
  • “群鸥未觉哗”:描绘了成群的海鸥在湖面上自由飞翔,没有感受到外界的喧闹声,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
  1. 作品赏析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体验。
  • 诗中的“鱼梁连竹屋”、“万木偏能冷”、“群鸥未觉哗”等意象,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宋琬在流寓吴越间时所作,反映了他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宋琬在流寓期间,曾受到族人诬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近,也激发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
  1. 名家点评
  • 《寓侯记原秬园》作为宋琬的代表作品之一,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还体现了他在艰难时期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研究宋琬诗歌创作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理解清代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文献
  • 《寓侯记原秬园》被收录在《安雅堂集》中,这是宋琬生前出版的作品集中的一部分,记录了他的诗歌创作和生活点滴。
    还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了宋琬的生平事迹、诗歌特点以及其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宋琬及其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