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千里气萧森,杀伐愁连大地阴。
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
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
一片涂膏问谁致,只应猿啸答枫林。
洞庭湖广阔无垠,一片萧条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战争的残酷让人心生忧愁,仿佛连大地都被笼罩在阴霾之中。
上相(指丞相)只是听闻有战事传来,大军已经沉没了船只。
蛮族的侵略使得长江和汉水日夜沸腾,鄂渚的风景见证了古今沧桑。
一片涂膏(比喻战死的士兵)是谁制造的,只有猿猴的悲鸣与枫树的声音作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村居时对战争的深刻感受。首句“洞庭千里气萧森”,通过写洞庭湖广阔的景象来表达其萧条的气息,暗喻战争造成的荒凉。第二句“杀伐愁连大地阴”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沉重忧愁,如同大地都被阴沉笼罩。第三句“上相徒闻驰传入,全军已报凿舟沈”,则揭示了朝廷的决策并不实际,而军队已经遭受重创,甚至被敌人摧毁。第四句“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反映了战争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历史的更迭。最后一句“一片涂膏问谁致,只应猿啸答枫林”,则是对战争结果的一种感慨,可能是对牺牲士兵的哀思,也可能是对战争本身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战争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剧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