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
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
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诗句解析

1. “和珊士送春诗心字韵”

  • 注释:这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诗歌,其中“心字韵”可能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形式,即使用心字作为韵脚。

2. “异国春归客感深”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了春天回归带来的深深感慨。

3. “烽烟满目罢登临”

  • 注释:这里用“烽烟满目”形容战后的混乱场景,而“罢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因战争影响而无法继续登山赏景的心情。

4. “茂宏到处能胡语”

  • 注释:这句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当地人能够使用流利的胡语(一种古代对中亚地区语言的称呼),反映了当地文化与语言的交流。

5. “庄舄无人和越吟”

  • 注释:这里的“庄舄”指的是屈原的《离骚》中的庄周,而“越吟”可能是指在越地的吟唱。这一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听到原汁原味的越音感到遗憾。

6.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

  • 注释: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多年来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反思。”四海仓黄”可能是指天下大乱或国家动荡,而“留此日”则表示诗人依然滞留在此地。”十年闲散”可能指诗人多年未有机会施展才华,”负初心”则表明了诗人对未能坚持初心的遗憾。

7. “草驴秃尾天街侧”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可能是指街头巷尾的驴儿们因为长时间被使用而毛发稀疏,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8. “吹笛纤儿莫见侵”

  • 注释:这里的“吹笛纤儿”可能指的是那些擅长吹笛的人,而“莫见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技艺不受影响,保持原有的风貌。

译文

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
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
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异域他乡的生活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从战乱中的孤独,到文化的交融,再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能窥见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