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与仪徵,雅冀古骚复。昌言终未行,习非徒娽娽。
蒙尝发狂论,吹万贵抱蜀。双声本天机,造化具宫角。
六书半形声,偏旁不相黩。持此两大端,如宗合其族。
一扫尘径芜,兼通绝津轴,霓蜺枉分别,颇陂免点辱。
屡欲勒一书,私以诏家塾,病懒辍觚翰,家贫艰毕牍。
羡君勤著述,榆阴掩深屋。朝夕罗丹铅,雅话尽籑录。
简炼比治兵,爬梳类折狱。即觇经济优,岂为盘错衄。
此图便千秋,雕虫等奴仆。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主要描述了一个名为“岘樵枌东老屋”的图景,并表达了诗人对于该图景的情感和评价。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无锡与仪徵,雅冀古骚复。”
    无锡(今江苏无锡)与仪徵(今安徽滁州),希望古代骚体诗歌能重现。
  • “昌言终未行,习非徒娽娽。”
    虽然有高尚的理想但未能实施,习惯成非但没有变好。
  • “蒙尝发狂论,吹万贵抱蜀。”
    曾经大胆发表过狂热的言论,认为吹动万颗米粒也值得拥抱蜀国。
  • “双声本天机,造化具宫角。”
    双声是天地间自然的机制,造化具有宫室的形状。
  • “六书半形声,偏旁不相黩。”
    汉字由六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一半是形声字,偏旁之间不互相污染。
  • “持此两大端,如宗合其族。”
    掌握这两大原则,如同宗族合并其家族。
  • “一扫尘径芜,兼通绝津轴。”
    扫除了尘埃的道路,并通达了断绝的通道。
  • “霓蜺枉分别,颇陂免点辱。”
    彩虹误分了道路,颇使路径变得曲折,避免了羞辱。
  • “屡欲勒一书,私以诏家塾。”
    多次想要写一本书,但私下里给家人讲解。
  • “病懒辍觚翰,家贫艰毕牍。”
    因为生病而懒惰而停止书写,家里贫困难以完成文章。
  • “羡君勤著述,榆阴掩深屋。”
    羡慕你勤劳地写作,榆树阴凉遮盖着你的书房。
  • “朝夕罗丹铅,雅话尽籑录。”
    早晚用笔蘸墨,把优美的言辞都记录下来。
  • “简炼比治兵,爬梳类折狱。”
    简洁精炼就像治军,仔细梳理就像审案。
  • “即觇经济优,岂为盘错衄。”
    观察经济的优势是否优越,不是为了错误而烦恼。
  • “此图便千秋,雕虫等奴仆。”
    这幅图画可以流传千秋,雕刻小虫等低贱的技艺只是仆人。
  1.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幅画作的赞美,通过对画中景象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赞赏。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的谦逊和低调,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