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
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
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释义】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注释】:
駴(yì):通“悒”,忧愁、悲戚的样子。
駴绝:忧思愁闷得几乎要断绝。
姚江:指浙江姚江,即今浙江的姚江,在浙江省绍兴市。
秏(wěi):同“慰”,宽慰、安慰。
谁详:何人详细解说?详:详尽地解说。
倡乱因:引发动乱的原因,原因是什么。
赤丸:形容刀剑锋利,像红色珍珠一样。斫(zhuó):砍、斩,这里指用刀剑斩杀。文吏:古代负责文书、典章制度的官吏。
白榛(cí):白色野草,这里比喻州郡中聚集的百姓。
世变:世事变化。
无完土:没有完好的土地,指国破家亡。
家危:家里危险了。
老亲:年迈的父母。
轻远役:轻视远方的徭役。
日夕:早晚。
沾巾:泪水沾湿手巾。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而写的五言古诗。
第一句写忧思愁闷之甚。诗人在姚江边,看到眼前的景象令人伤心不已,以至于几乎要断绝哀痛之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问及引起动乱的具体原因。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世呢?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这是诗人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他希望有人能够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让他能够了解引发动乱的具体原因。然而现实却让人无奈和失望,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第三句描写了战乱中百姓的生活状况。赤色的小球被砍向文官,白色的榛树丛中充满了民众。这一画面让人感到十分悲惨和凄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
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庭安全的担忧。世事的变化让原本完整的土地变得破碎不堪,家园也变得岌岌可危。诗人不禁感叹道,这都是为什么?是因为有年迈的父母吗?不应该是的,因为他们都已经很老了,不应该再承受战争的摧残了!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对家人深深的担忧。
第五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为何会如此轻易地承担起远离家乡的重负,日夜劳顿呢?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痛苦,所以只能选择离开家乡,投身于战争中去。这种苦痛是难以言说的,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虽然已经远离故乡,但每当看到家乡的景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