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冠高盖黄尘底,晚得刘侯差自喜。
一卷匡庐独往图,悄然着我千岩里。
金华贵人一字无,佩玉鸣裾工走趋。
仕宦不达坐读书,君之此计愚且迂。
山中花开酒应熟,卖书来问东家屋。
我亦平生江海心,岁晚从君喂黄犊。
【解析】
本诗题下原注:“为刘幼云编修廷琛画《九峰读书图》。大冠高盖黄尘底,晚得刘侯差自喜。一卷匡庐独往图,悄然着我千岩里。金华贵人一字无,佩玉鸣裾工走趋。仕宦不达坐读书,君之此计愚且迂。山中花开酒应熟,卖书来问东家屋。我亦平生江海心,岁晚从君喂黄犊。”
第一首诗:
“大冠高盖黄尘底”,是说作者的装束,也暗指其身份地位。“晚得刘侯差自喜”,刘侯即刘廷琛,字幼云,江西南昌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明史》有传。“晚得刘侯差自喜”,是因为得到刘廷琛的赏识。“一卷匡庐独往图”句,点出画家的画名,“匡庐”,在江西九江南,因东吴时孙权封孙坚为“辅汉将军、武德将军”,建武元年立都于此,称“武昌”,故又名“武昌”。这里泛指庐山。“悄然着”,悄然进入。“千岩里”,形容画面的深远空阔。
第二首诗:
“金华贵人一字无”,金华,地名,在今浙江中部。“贵”字是“富”的通假字。“一字无”,意思是没有一个字值钱。“佩玉鸣裾工走趋”,“佩玉”与“鸣裾”都是古代士人的服饰。“工走趋”是说走路很敏捷。这句的意思是说画家刘庭玺虽然地位高贵,却没有一点骄气,而是谦虚谨慎,勤于学习。“仕宦不达坐读书”,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官不能升迁就只好读书。“君之此计愚且迂”,意思是你的办法太愚蠢了。“君之”指刘庭玺。
第三首诗:
“山中花开酒应熟”,意思是说山里的花开了,酒也应该熟了。“卖书来问东家屋”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也要去卖书,来问你家的房子怎么卖呀。这两句是说作者要离开刘庭玺,去卖自己的书籍。
第四首诗:
“我亦平生江海心”,这句说的是作者的心志。“岁晚从君喂黄犊”,这里的“黄犊”是指农家耕牛。“岁晚从君喂黄犊”,意思是说等到年老了的时候,我就跟着你一起放牧,一起养牛。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篇小品文(散文)。它以绘画和文字的形式,把一位文人与画师之间的友情娓娓道来。全诗以赞美画师的才华和高尚品德为主干,同时对画师的人格进行歌颂。诗人对这位画师的才能表示赞赏之情,对其人品则予以高度的评价。诗中通过赞美画师的画艺及其人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