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堂西红粉楼,长安归思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别,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汉家关塞白榆秋。
梦魂欲识金微路,应逐交河水北流。

【注释】:

碧玉堂:指唐朝皇帝的居所。红粉楼:唐时有以“红妆”为名的歌舞妓。长安:指当时的首都,即今西安。凉州:古郡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咸阳桥:在今陕西长安县东。三年别:指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三次被俘,流落在河西一带。回乐峰: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三十里。万里愁:意谓思乡心切如万里长河一般。秦地:指今陕西、甘肃地区。烟花:指元宵花灯。明月夜:指元宵节夜晚。汉家关塞:指唐代的边关要塞。白榆秋:指秋季。金微路:指通往北方的路。梦魂欲识: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急切。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元元年(758)至二年(759)春因避乱而两度经过秦中所作。前四句写初经秦中时的所见与所感;后四句抒写久客他乡的悲愁。全诗语言平易质朴,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动容。

首联“碧玉堂西红粉楼,长安归思忆凉州”,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和时令。“碧玉堂”指唐玄宗所居之处,“红粉楼”则是指唐玄宗宠幸的贵妃杨玉环所居之地,这里借代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风流韵事。“长安归思忆凉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身处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凉州,这种思乡之情是多么的强烈啊!

颔联“咸阳桥上三年别,回乐峰前万里愁。”诗人又回到了秦中,但这次是在战乱之后。“咸阳桥”是指长安城北的渭河上的一座浮桥,当年安禄山曾在此渡河入寇。“回乐峰前万里愁”则是说诗人在回乐峰前徘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颠沛流离,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颈联“秦地烟花明月夜,汉家关塞白榆秋。”“秦地”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那里的烟花烂漫,月色皎洁,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然而,诗人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汉家关塞”则是指今天甘肃省的长城关口要塞,这里的白榆树已经落叶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梦魂欲识金微路,应逐交河水北流。”诗人在梦中都想要找到回家的路,希望能够沿着黄河向北流去,回到家乡。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杜甫“诗圣”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