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雨来,凉气生枕席。
东城官舍中,颇似野人宅。
锄云艺竹树,一径十余尺。
树带君山青,竹分湘水碧。
稍免抱瓮劳,华滋借天泽。
人间瓜果会,陈乞终何益。
巧宦吾未能,空斋卧良夕。
七月七日雨中种竹树
洞庭秋雨来,凉气生枕席。
东城官舍中,颇似野人宅。
锄云艺竹树,一径十余尺。
树带君山青,竹分湘水碧。
稍免抱瓮劳,华滋借天泽。
人间瓜果会,陈乞终何益。
巧宦吾未能,空斋卧良夕。
翻译:
七月七日在雨中种下竹子和树木。
洞庭湖秋雨到来,凉意袭人如临枕头席地。
在城中的官府住所中,似乎回到了乡下人的家。
用锄头除草,栽培竹子和树木,一条小路有十来丈长。
树木环绕着君山的青色,竹子分出湘水的碧绿。
稍微免去了抱瓮灌溉的劳累,因为雨水充足,植物得以生长。
人间会有瓜果丰收的日子,但像陈乞一样的人,最终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巧于官场的人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只能白白浪费时光。
在空闲的时候,我可以安然地度过美好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种植竹子和树木以供日后享用的田园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句“七月七日雨中种竹树”便描绘了一种特定的场景,即在雨中种下竹子和树木。这样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第二句“洞庭秋雨来,凉气生枕席。”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特殊环境所带来的感受,即凉爽的气候和秋天的雨露。这种天气条件为竹子和树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四句“东城官舍中,颇似野人宅。锄云艺竹树,一径十余尺。”则通过对比官舍与野人之家,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在这里,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位农夫,而将官场比作一座华丽的宫殿,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田间劳作的热爱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
接下来几句进一步描绘了种植竹子和树木的过程:“树带君山青,竹分湘水碧。”这句诗通过对比君山和湘水的绿色,强调了自己种植竹子和树木的用心与努力。同时,这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两句“稍免抱瓮劳,华滋借天泽。”则表达了自己对于种植竹子和树木所获收益的期望与满足。这里,“华滋”一词指的是茂盛的竹子和树木,而“天泽”则暗示了雨水的滋润与帮助。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恩和对于收获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种植竹子和树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它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