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三经前,落成三纪后。
游宦如涉波,邈不知其久。
榕树加远条,杂植颇阴黝。
涧水无消添,稍复导源首。
抗榭观遥山,辟亭通四牖。
前轩及南舍,皆俯鲁侯茆。
为此将藏修,不量倡士友。
薄遽遂周星,行复朝北斗。
匪我老未休,命有驿神守。

【注释】:

卜筑:指建宅定居。三经: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三纪:三年,三十年。

榕村:作者自号“榕村”,故名。

榕树:即榕树。

阴黝:树木浓密,遮蔽阴暗处。

涧水:溪流。无消添:没有减少。稍稍复:稍微再。导源首:源头。

抗榭:高高的亭子。遥山:远处的山。辟亭:开敞的亭子。四牖(yǒu):窗户。

前轩:正房前面的轩。及南舍:到南边的房子。

鲁侯茅:鲁国的君主之草庐。藏修:隐居修养。不量:不自量。倡士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薄遽(cù jù)遂周星(zhou xing):很快地就绕了一周。薄遽,快速。遂周星,环绕一圈。

匪:不是。老:年老。命:命运。驿神:驿站上的神马。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是诗人在福州任提举洞霄宫时所作。

此诗是一首记游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画了榕村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写景抒情,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诗人选择在三经之前的榕树下定居,至今已有三十多年,而自己却还像初来乍到一样。诗人在这里用了“卜筑”这个词组,说明他来到榕村之前,并没有在这里安家,而是经过一番选择才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的。

第三句写榕树生长得很快,茂盛得很,遮天蔽日。这句诗既点明了榕村的特点,又为下面写榕村的幽静作了铺垫。

接下来两句写榕村的环境。诗人说榕树茂密,所以能遮挡住阳光;榕树茂密,因此可以挡住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到远处的山峦。这两句既写出了榕村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在榕村隐居的原因。

接着两句写诗人在榕村的生活。诗人说自己就像是一个过客,很快就要离开这个村庄了。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暗示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

接下来两句写榕村的建筑。诗人说这里有一个高高的亭子,可以观赏到远处的山峦;这里还有一个开敞的亭子,可以欣赏到四面的风景。这两句既描绘了榕村的建筑,又为下文写诗人在这里居住作了铺垫。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榕村的生活。诗人说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了,但却还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没有找到能够相伴一生的妻子。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又暗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榕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