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秋草风萧瑟,戍角悲笳听不得。
月照征人望远心,霜吹暮马苍黄色。
黄云黯黯没金微,万里无人一雁飞。
故乡此夜寒砧泪,尽入沙场战士衣。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写关山秋景:关山之上草已枯黄,秋风萧瑟,戍楼上传来悲凉的笳声。“关山”,指边关;这里泛指边远险要之地。“秋草”“悲笳”,是典型的边地景物;秋风萧瑟,笳声悲凉,都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听不得”,是说无法忍受这种气氛,也表达了征人们内心的苦闷。

二、三两句写征人在月光下望着远处故乡的景象:明亮的月光照在征人身上,他抬头望去,只见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升起,但自己却身在异地,不能回去。这两句写月夜思乡之情和望乡之苦。诗人没有直说自己多么思念家乡,而是写“望远心”,通过一个“望”字,把征人的思家之情表达得委婉曲折,深沉含蓄。

四、五两句写征人在霜风中骑着马远行:马儿身上沾满寒霜,颜色苍苍黄黄。一个“吹”字,将寒冷的气氛和战马的艰苦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暮马”,指日暮时归来的马。“苍黄色”,是说马身上长满了白毛。

六、七句写大雁在空中飞过,使诗人想起了家乡:黄昏时分,一只孤雁从北方飞来,掠过天空,消失在远方的群山之中。“黄云黯黯”,形容晚霞昏暗迷离,“金微”,即金星。“一雁飞”,比喻自己的归期渺茫。

八句写诗人听到砧声而流泪:在寂静的夜晚,突然听到故乡亲人的捣衣声,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尽入沙场战士衣”,是说征人的眼泪都流入了自己的军装里,表现出将士们为保卫家乡而奋不顾身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兼有描写,写得很有层次感。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全诗语言质朴,风格苍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