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娥一夕泪,化作千年雨。
风吹洞庭秋,月照香兰语。
渺渺白波生,神弦咽灵绪。
玄鹤立青松,高唳刷癯羽。
苍梧起素云,帝子游何许。
夜夜鼓瑟声,愁杀江头女。

湘灵曲和子载韵

汪轫《湘灵曲和子载韵》诗意赏析

  1. 诗句原文
    湘娥一夕泪,化作千年雨。
    风吹洞庭秋,月照香兰语。
    渺渺白波生,神弦咽灵绪。
    玄鹤立青松,高唳刷癯羽。
    苍梧起素云,帝子游何许。
    夜夜鼓瑟声,愁杀江头女。
  2. 译文注释
    湘娥在一夜之间哭泣,她的泪水最终变成了千年不息的雨水。
    秋风席卷洞庭,月光照耀下,仿佛闻到了兰花的香气。
    湖面上泛起层层白浪,仿佛能听到神弦发出的哀伤旋律。
    仙鹤矗立在青松之下,发出高亢的叫声,像是在清理羽毛。
    苍翠的山峦之上,白云缭绕,那是传说中的帝王之女正在游玩。
    夜晚,江边传来阵阵琴声,让人不禁感到忧愁。
  3.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将湘娥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湘娥的悲伤与哀怨,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相互交织的画面。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使人沉浸在这个美丽的传说之中。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湘娥的眼泪化作雨水的情景,传达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4. 评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表达,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且充满想象力。此外,诗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特视角。
  5.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轫的作品,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社会背景复杂多变,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汪轫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声。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记录。通过对湘娥故事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思考。《湘灵曲和子载韵》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