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叶共苍苔,软衬寻幽屧。年光迅、早过阳春节。甚秋虫、也替人呜咽。乍别。记凌寒、催送征车发。悲笳和、一曲骊歌阕。似萧萧、易水风凄冽。
襟袖冷,怀刺灭。朝连暮、望眼都成缬。始知旧来情,总是虚言说。待他生、更诉冤结。

踏歌

堕叶共苍苔,软衬寻幽屧。年光迅、早过阳春节。甚秋虫、也替人呜咽。乍别。记凌寒、催送征车发。悲笳和、一曲骊歌阕。似萧萧、易水风凄冽。

注释:

【踏歌】:边塞诗的一种体裁,多写将士们出征前的喜悦心情。

堕叶共苍苔,软衬寻幽屧。年光迅、早过阳春节。

译:

落叶铺满了青苔,柔软地衬托着寻找隐蔽处的脚步。时光迅速流逝,早已过了春天的时节。

甚秋虫、也替人呜咽。

译:

就连秋天里的虫子,也替人呜咽哀鸣。

乍别。记凌寒、催送征车发。

译:

突然分别了。记得那凛冽的寒风,催促着征车出发。

悲笳和、一曲骊歌阕。

译:

悲伤的号角声伴随着,奏出一曲骊歌结束。

似萧萧、易水风凄冽。

译:

就像那萧瑟的秋风,易水边的寒风凄清凛冽。

赏析:

《踏歌》是一首描绘边塞景象的诗歌,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英勇气概和豪情壮志。

首句“堕叶共苍苔”描绘了边塞荒凉的景象,落叶满地,青苔丛生,显得荒凉而寂寥。接着以“软衬寻幽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边塞将士们行走时的姿态,他们轻盈的步伐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边塞的荒凉,又展示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年光迅、早过阳春节”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时间感,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但将士们却仍在边疆守卫。这里的“迅”字,既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又表现了将士们的坚守岗位的决心。

“甚秋虫、也替人呜咽”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秋天的虫子也在为人们呜咽着,仿佛是在为人们的离去感到悲伤。这一诗句既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又表现了将士们的思念之情。

“乍别。记凌寒、催送征车发。”这句诗则表现了将士们离别时的紧张气氛。他们刚刚告别,就听到了号角声,那是军队出发的信号。这里的“凌寒”既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表现了将士们不畏寒冷,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两句“悲笳和、一曲骊歌阕。”则是对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进行描绘。悲壮的笳声和着一曲骊歌结束了战斗,这里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英勇气概和豪情壮志。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战争的残酷,还有将士们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