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济胜已无具,客子登楼还有情。
寄语葛仙休怅望,骑牛或恐有来生。
【注释】:
乙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西湖:即今浙江杭州西湖,在杭州城西。葛洪:人名,东汉道教炼丹术家。《抱朴子.内篇.黄庭》有《葛翁枕中书》的记载,称葛洪为“葛公”。寄语:告诉、嘱咐。
【译文】:
老人已经没有胜迹可寻,游子登楼仍怀旧情。
告诉葛洪不要空怅望,骑牛也许还能来生。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作者于庆元二年(1196年)重游西湖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却不失文采,意境优美。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老翁已无胜迹可寻”,意即老人已经没有值得追寻的胜迹了。这里既写出了作者的感慨,也流露出对老人的关切之情。
颔联写自己仍然怀有旧情,依然思念西湖。“客子”即作者自指,“登楼”则是他重游西湖时的所见所感。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者是写自己仍然怀念西湖;虚者是借西湖之景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
颈联是写对葛洪的劝告和祝愿:“寄语葛仙休怅望,骑牛或恐有来生。”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葛洪是晋代著名的道教炼丹术家,相传他在炼丹时曾梦见一个白头道士对他说:“汝行至姑熟,当乘赤驴以驾白鹿,盖吾当随之也。”葛洪按照梦中的提示,果然得到神仙的指引。后来,葛洪果然骑着赤驴驾着白鹿,找到了仙人,成了神仙。所以这里用“葛仙”来指代葛洪。而“寄语葛仙”则是指作者对葛洪的劝诫和祝福,希望他不要再为人生无常而感到惆怅了,因为即使不能成仙,也许还有来生的机会。这里既有对葛洪的关心,也有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更含有一种超脱的意味。
这首诗写得简洁自然,但意蕴丰富,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