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春茫茫,言寻大夫墓。
两海风马牛,魂归自何所。
散民怯公战,矫以鹤轩拒。
懿公死社稷,玦矢志先谕。
伤哉空国走,不见舆尸旅。
刲腹作黄肠,呼天心独苦。
有臣乃若此,足以知其主。
卫国君臣乖,十世余殃注。
亡虏幸偷生,有言皆粪土。
苌弘血在蜀,精卫翔漳渚。
神化妙难量,吾言公傥许。

【注释】

  1. 荒草:指墓地。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2. 言寻:说,一说。
  3. 两海:指东海边和北海边。风马牛:比喻不相关联的事物。
  4. 矫:同“皋”,指高。轩:古代一种车。
  5. 懿公:晋文公之子。死社稷:为保卫国家而死在战场上。
  6. 伤哉:可怜呀!走:指逃亡在外。
  7. 黄肠:用柏木做成的棺椁。
  8. 有臣乃若此:有这样无能的臣子(指赵盾)。若:像。许:赞许。
  9. 苌弘:春秋时蜀国的贤臣。血:指他被杀时的血。
  10. 精卫:传说中的鸟名。翔:飞翔。漳渚:今河南禹州一带。
    【赏析】
    《还家杂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全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杜甫在洛阳与妻子儿女相会之后,因安史之乱而避居成都草堂之时。前四句描绘荒草萋萋、墓地荒凉的景象,并抒发了寻找大夫墓的悲慨;后四句则通过歌颂忠君报国、不畏强敌的高士,来表现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荒草萋萋、墓地荒凉的景象,并抒发了寻找大夫墓的悲慨之情。”荒草春茫茫”一句,以”茫茫”来形容荒草,给人以莽苍、辽阔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片荒凉。”言寻大夫墓”,说明作者是怀着悲痛的心情去寻找那位被杀害的大夫的坟墓的。”两海风马牛”,意思是说,在茫茫的大海面前,如同风马一般,彼此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这一句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位大夫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最后两句”魂归自何所”,意思是说,那个亡国之君的鬼魂究竟要归向哪里呢?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
    中间部分主要写了两位高士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前四句写高士赵盾的故事。”散民怯公战”,意思是说,那些老百姓害怕战争,不敢参加战斗,只能躲在家中苟且偷生。”矫以鹤轩拒”,意思是说,赵盾为了抵御敌人的入侵,采用了鹤轩战术。”懿公死社稷”,意思是说,晋文公为了保护国家,死在了战场上。”玦矢志先谕”,意思是说,晋献公在临死之前,将一块玉玦作为信物交给大臣们,让他们传达自己的遗命。后四句写高士张翰的故事。”伤哉空国走”,意思是说,那些无辜的人们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到处流浪。”不见舆尸旅”,意思是说,那些被敌人俘虏的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后四句写高士张衡的故事。”刲腹作黄肠”,意思是说,张衡为了救治病人,不惜割开自己的腹部取肉。”呼天心独苦”,意思是说,张衡在痛苦中呼喊着上天,希望它能听到他的哀告。这几句通过对高士们的行为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捐躯的英雄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部分则通过歌颂忠君报国、不畏强敌的高士,来表现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有臣乃若此”,意思是说,有这样的臣子(指赵盾)真是不幸啊!”足以知其主”,意思是说,这样的臣子可以了解他们的君主(指晋文公)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认为如果能够拥有这样忠诚勇敢的臣子,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形势和未来的命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现实状况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高士们的赞美,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所具有的深邃的历史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