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采黝山奇,早别朱砂石。
升崖得险境,指示已悚惕。
熟游尚色变,何况远来客。
凌空四无倚,投趾不容隙。
壁削缘藤行,崖倾藉人掖。
所凭勇往志,不随艰苦易。
幽岩既已经,危峰自不隔。
振衣造其巅,奇胜在咫尺。
俯身人烟萝,欲诣仙人宅。
【赏析】
《发朱砂庵由观音岩登石人峰》是清代诗人顾嗣协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作者在攀登观音岩时,所经历的种种险境和奇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一句“发朱砂庵由观音岩登石人峰”,交代了诗歌的地点和事件。朱砂庵位于观音岩附近,作者从此处出发前往攀登石人峰。
第二句“言采黝山奇,早别朱砂石”中,“采黝山”是指作者将要游览的地方,而“朱砂石”则暗示了那里的岩石颜色红艳如朱砂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
第三句“升崖得险境,指示已悚惕”,描绘了作者到达悬崖边缘时,感受到的惊险气氛和内心的变化。这里用“悚惕”一词形容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第四句“熟游尚色变,何况远来客”,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在面对陌生环境和危险情况时的心理状态。对于经常接触的人来说,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不适或恐惧,但对于一个远道而来的访客来说,这种情绪会更加强烈。
第五句“凌空四无倚,投趾不容隙”,描绘了作者站在悬崖上俯瞰四周,感受到的高度和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攀登过程中的难度和挑战。
第六至第八句,分别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攀登体验和感受。第七句“壁削缘藤行,崖倾藉人掖”,描绘了攀爬过程中遇到的险峻地形和艰难险阻。而第八句“所凭勇往志,不随艰苦易”,则表达了作者坚持攀登、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九句“幽岩既已经,危峰自不隔”,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它表明无论面对多么险峻的地形,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最后两句“振衣造其巅,奇胜在咫尺。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则是描绘了作者最终成功登上山顶的情景。这里的“奇胜”指的是山顶上的美景和奇特之处,而“欲诣仙人宅”则表达了作者对山顶上仙人住所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攀登过程的艰辛与美景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