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泉石佳,卧佛益峻清。
古佛倦对客,高枕流水声。
方池窈深黑,坠瀑锵然鸣。
草树掩壁色,绕林虚风生。
宴坐入水气,下有飞泉行。
山空闻远樵,微响激雷鞫。
长廊穿洞达,午贯何纵横。
庭前娑罗树,柯叶交清莹。
上无凡禽栖,下无恶草萌。
径欲饵其实,使我烦疴平。
卧佛寺
靠近山泉和石头,卧佛更加峻峭清丽。
古佛倦于接待游人,高枕流水声中入梦。
方池深邃黑暗,瀑布锵然鸣响。
草丛掩壁色彩斑斓,树木环绕林间风声。
宴坐入水气之中,下面有飞泉行。
山空听见远道人来,微声激起雷击声。
长廊穿越洞窟通到天,中午穿过的纵横曲折。
庭前娑罗树,树枝交错清莹如玉。
上面没有凡鸟栖息处,下面没有恶草生长。
我打算吃它的果实,让烦闷的病得以平复。
注释:
- 近:靠近
- 山泉石:山中的泉水和石头
- 卧佛益峻清:卧佛更显得峻峭清澈
- 古佛倦对客:古老的佛像厌倦了接待游客
- 高枕流水声:形容佛像像高枕着流水的声音一样安详
- 窈深:深邃
- 坠瀑:从高处落下的瀑布
- 绕林虚风生:环绕在树林中的轻风产生
- 宴坐:在这里休息或坐着
- 下有飞泉行:下面是飞流的泉水
- 午贯:中午时分,贯通
- 娑罗树:娑罗树,即菩提树
- 柯叶交清莹:树枝交错,晶莹剔透
- 无凡禽栖:上面没有普通鸟类栖息
- 下无恶草萌:下面没有恶草萌芽
- 径欲饵其实:我想尝尝它的果实
- 使我烦疴平:让我的病得以缓解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卧佛寺的山水风光,通过描写山泉、瀑布、树木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宁静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