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治之本,与世共隆替。故明中叶余,词林少根柢。
区区雕虫流,敦盘奉渠帅。得华而丧实,有作徒琐碎。
卮言互剽裂,繁文纷组织。持以备世用,千百无一二。
若非醇儒生,何由豁氛曀。峨峨亭林公,犹幸灵光岿。
幼负颖异姿,万卷一览识。孳孳老不倦,精力穷六艺。
惟汉有专门,家法代相继。抵排起后来,厥学日芜秽。
拾沈象数亡,射覆《春秋》废。脱简及徒诗,挂漏孰补缀。
《仪礼》束高阁,更新惊扫地。咄哉教化湮,公然用儒戏。
举士习民风,转眼趋雕敝。俯仰三百年,坠绪只身寄。
平生富学涉,妙在择其粹。儒先遗训存,煌煌乂安系。
旨要胸中藏,触事具源委。朴斫资丹雘,垣墉待涂塈。
片语切生民,动求长久利。列史廿一家,俱传以经义。
铨选倡停年,魁柄诿胥吏。赋重用不节,公私力并悴。

这首诗是顾炎武的遗书,共一百韵。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经术治之本,与世共隆替:经术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变迁,其重要性也在变化。
  2. 故明中叶余,词林少根柢:因此,明代中叶以后,词坛上缺乏坚实的基础。
  3. 区区雕虫流,敦盘奉渠帅:那些专注于雕虫小技的人,奉承权力人物。
  4. 得华而丧实,有作徒琐碎:只追求表面的华丽,而丢弃了实际的内容,创作的作品也显得琐碎而无深度。
  5. 卮言互剽裂,繁文纷组织:各种言论和文章互相抄袭、拼凑,形成复杂的组织结构。
  6. 持以备世用,千百无一二:这些作品只能满足一时的需求,真正有价值的却很少。
  7. 若非醇儒生,何由豁氛曀:如果不是真正的学者,怎能摆脱世俗的困扰呢?
  8. 峨峨亭林公,犹幸灵光岿:顾炎武(亭林先生)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9. 幼负颖异姿,万卷一览识:年轻时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广泛阅读万卷书,对知识有深刻理解。
  10. 孳孳老不倦,精力穷六艺:勤奋学习,直到老年也不厌倦,精力充沛地研究六艺。
  11. 惟汉有专门,家法代相继:只有汉代有了专门的学问,历代都有相应的家法传承。
  12. 抵排起后来,厥学日芜秽:这种学术方法直接冲击了传统的学派,导致学术日益混乱。
  13. 拾沈象数亡,射覆《春秋》废:抛弃了传统的象数之学,《左传》中的射覆等技艺也失传了。
  14. 脱简及徒诗,挂漏孰补缀:古籍中的简牍和诗歌遗失严重,需要后人去补充整理。
  15. 《仪礼》束高阁,更新惊扫地:将《周礼》束之高阁,不再重视,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6. 咄哉教化湮,公然用儒戏:真是教化消失殆尽,儒学也被当作了一种娱乐。
  17. 举士习民风,转眼趋雕敝:选拔官员时也过分注重外貌修饰,导致社会风气趋向浮夸。
  18. 俯仰三百年,坠绪只身寄:回首过去三百年的历程,留下的只是空壳般的传统。
  19. 平生富学涉,妙在择其粹: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擅长挑选精华内容。
  20. 儒先遗训存,煌煌乂安系:儒家经典的教义依然存在,但已经与现实相悖。
  21. 旨要胸中藏,触事具源委:关键要心中有道,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渊源。
  22. 朴斫资丹雘,垣墉待涂塈:质朴的材料经过加工后可以变得华丽,但也需要修补和维护。
  23. 片语切生民,动求长久利:一句话就能触及百姓的心弦,总是考虑如何让人民受益。
  24. 列史廿一家,俱传以经义:历史书籍多达二十一种,都是以经义为指导的。
  25. 铨选倡停年,魁柄诿胥吏:科举制度被废除多年,政权落入了胥吏手中。
  26. 赋重用不节,公私力并悴:国家赋税负担沉重,民众生活困苦不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