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言以论人,益觉顽懦砺。自飞翟泉鹅,乾坤忽鼎沸。
草泽饶英雄,一障惜未试。白日堕虞渊,干戈遽内奰。
时无伐荻人,辜负报韩氏。释甲来两京,痛定余残泪。
愁绝《孝陵图》,感极《昌平记》。荆凡孰亡存,回首迷濠泗。
矧乎丧乱频,邪正嗟倒植。头角自支撑,奸豪反睥睨。
岸狱拜轩台,家国忧敢置。飘零兕虎途,辙迹方迢递。
东海望波涛,西陲览形势。世运苟可回,未缺囊底智。
叹息火井沈,衰焰嘘难炽。自拟不其山,礼堂写文字。
志仁死则已,晓驾将安税。晞发灵均游,裾耻侯门曳。
独于羁旅中,不妄咨利弊。殷勤胞与怀,绝少优游岁。
娇识迄龙蛇,一老天不遗。结愿汉儒林,竟与阅川逝。
呜呼拨乱艰,数穷大道闭。那无扶摇风,纵此垂天翅。
仲淹没隋代,贵与遘宋季。《元经》该且要,《通考》详且邃。
这首诗由一百个韵组成,是顾炎武的一首诗。
诗句:
- “因言以论人,益觉顽懦砺” : 通过言辞来评论别人,更加感觉到人的顽固和懦弱。
- “自飞翟泉鹅,乾坤忽鼎沸” : 自己像飞驰的野鹅一样自由自在,整个世界忽然变得沸腾起来。
- “草泽饶英雄,一障惜未试” : 在草泽中有许多英雄,可惜他们还没有被发掘。
- “白日堕虞渊,干戈遽内奰” : 白天突然坠落到深渊之中,战争迅速爆发。
- “时无伐荻人,辜负报韩氏” : 当时没有像张良那样的人,辜负了韩信的期望。
- “释甲来两京,痛定余残泪” : 放下武器回到京城,痛苦已经结束,但仍然留下了余下的泪水。
- “愁绝《孝陵图》,感极《昌平记》” : 对《孝陵图》感到深深的忧愁,对《昌平记》感到极致的感动。
- “荆凡孰亡存,回首迷濠泗” : 在混乱中,谁能够生存下来,回首间却迷失在濠水和泗水之间。
- “矧乎丧乱频,邪正嗟倒植” : 何况频繁的战乱,正义和邪恶都颠倒了。
- “头角自支撑,奸豪反睥睨” : 那些有头有角的豪杰反而肆无忌惮地盯着我们。
- “岸狱拜轩台,家国忧敢置” : 在岸边的监狱里拜别高高的轩台,国家的忧患怎能忽视?
- “飘零兕虎途,辙迹方迢递” : 我们在颠沛流离的道路上漂泊,足迹遍布远方。
- “东海望波涛,西陲览形势” : 在东海望着波涛汹涌的景象,在西陲审视着国家形势。
- “世运苟可回,未缺囊底智” : 如果世界的命运可以挽回,那么我们的智慧也不会缺少。
- “叹息火井沈,衰焰嘘难炽” : 叹息那火井中的火焰熄灭了,难以再次点燃。
- “自拟不其山,礼堂写文字” : 我想象自己在山上生活,在礼堂里写文字。
- “志仁死则已,晓驾将安税” : 只要志向仁爱的人死了就罢了,如果还继续活着就该考虑如何生活。
- “晞发灵均游,裾耻侯门曳” : 我在灵均的诗中寻找灵感,但在侯门之下我却不能自由。
- “独于羁旅中,不妄咨利弊” : 只有身在旅途之中,才不会随意谈论利弊得失。
- “殷勤胞与怀,绝少优游岁” : 我怀着一颗殷勤的心,很少享受过悠闲的时光。
- “娇识迄龙蛇,一老天不遗” : 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才华,上天并没有遗忘我。
- “结愿汉儒林,竟与阅川逝” : 希望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最终随着河流一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译文:
我通过言辞来评论别人,更感到人的顽固和懦弱。就像自飞奔的野鹅一样自由自在,整个宇宙突然变得沸腾起来。草泽中有很多英雄好汉,可惜他们没有被发现。白日突然间坠入深渊,战争迅速爆发。当时没有张良这样的智者,辜负了韩信的期望。放下武器回到京都,痛苦已经结束,但仍然留下了余下的泪水。对《孝陵图》感到深深的忧愁,对《昌平记》感到极致的感动。在混乱中,谁会生存下来?回首间却迷失在濠水和泗水之间。更何况频繁的战争,正义和邪恶都被颠倒了。那些有头有角的豪杰反而肆无忌惮地盯着我们。在岸边的监狱里拜别高高的轩台,国家的忧患怎能忽视?我们在路上飘摇不定,足迹遍布远方。我们在东海看着波浪汹涌的景象,在西陲审视着国家形势。如果世界的命运可以挽回,那么智慧也不会缺少。我想象自己在山上生活,在礼堂里写文字。只要志向仁爱的人死了就罢了,如果还继续活着就该考虑如何生活。我在灵均的诗中寻找灵感,但在侯门之下我却不能自由。身在旅途之中,才不会随意谈论利弊得失。怀着一颗殷勤的心,很少享受过悠闲的时光。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才华,上天并没有遗忘我。我希望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最终随着河流一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注释:
-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名炎武,字忠肃,号亭林,明末清初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 一百韵:这是顾炎武的诗歌形式之一,每句押一个韵,共一百韵。
- “因言以论人”:通过言语来评价他人。
- “自飞翟泉鹅”:形容自己如飞奔的野鹅般自由自在。
- “乾坤忽鼎沸”:形容整个社会或世界动荡不安。
- “草泽饶英雄”:指在民间有许多英雄豪杰。
- “白日堕虞渊”:太阳突然坠落在深渊之中。
- “干戈遽内奰”:战争迅速爆发。
- “仲淹没隋代”:指的是顾炎武所处的时代是隋末唐初,即隋唐之际。
- “贵与遘宋季”:表示顾炎武所处时代是宋末元初时期。
- “世运苟可回”:如果世界的命运可以挽回的话。
- “未缺囊底智”:表示即使失去了一些智慧也不会缺少。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找寻灵感。
- “晞发灵均游”:指顾炎武曾在灵均的诗中找到灵感,并受到启发。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到了晚年,上天依然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结愿汉儒林”: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自拟不其山”:表示自己像一座山一样独立存在。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未缺囊底智”:表示自己并不缺乏智慧。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灵感和启示。
- “一老天不遗”:表示即使年老,上天也会给予机会。
- “结愿汉儒林”:希望能够在汉儒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 “晞发灵均游”:在灵均的诗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