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盛名臣,元祐犹有人。
云何章蔡辈,邪志乃独申。
王吕导其先,京攸步后尘。
正人朝一空,澒洞王室昏。
道君误绍述,国势日沈沦。
薄伐酿边衅,花石困吴民。
洎乎金败盟,怀湣乃同伦。
读此辄掩卷,浩歌且垂纶。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和行动,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状况。诗中通过对几位大臣的描述,表达了对那些为非作歹、背离正道的官员的愤慨和谴责。

诗中提到了“宋至盛名臣”,这里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些有声望的大臣。然而,到了元祐时期,仍然有人违背正义,这反映了当时朝廷中存在的腐败现象。

诗中的“云何章蔡辈,邪志乃独申”描述了章蔡等人的行为,他们心怀邪恶,试图推行自己的主张,而不顾国家的利益。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诗中提到了王吕等人的先例,暗示着这些人也是在政治腐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后来成为了朝中的要员,但他们的行为却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成为了社会的毒瘤。

诗中的“正人朝一空,澒洞王室昏”表达了对当时政府中正直官员的失望。这些官员被排除在外,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混乱,王室也因此陷入危机之中。

诗中的“道君误绍述,国势日沈沦”则批评了那些误信他人意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些人的行为不仅无助于国家的振兴,反而让国家的前途更加黯淡。

诗中的“薄伐酿边衅,花石困吴民”描述了由于政治腐败而导致的战争和人民苦难。这些事件不仅消耗了国家的资源,也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的觉醒,共同推动社会的变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