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心难忍,嘐嘐尤多随。
寡尤甚独难,三缄真良规。
废书智不益,观书有余师。
上下数千载,了了寸心知。
心知口不言,古人庶可追。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默默心难忍 - 我内心感到难以平静和压抑。
  2. 嘐嘐尤多随 - 似乎有很多不必要的声音或念头跟随我。
  3. 寡尤甚独难 - 尤其独自时更难以忍受。
  4. 三缄真良规 - 这是真正有效的良好规则(可能意味着某种自我约束)。
  5. 废书智不益 - 即使放下书本,智慧也不能得到提升。
  6. 观书有余师 - 通过阅读书籍,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老师(即“师傅”)。
  7. 上下数千载 - 从古代到现代。
  8. 了了寸心知 - 我的内心深处非常清楚,对事物有清晰的理解。
  9. 心知口不言 - 内心知道,但嘴上不说。
  10. 古人庶可追 - 或许古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是关键词注释:

  • 题缄口观书图:这可能是一首诗的题目或者作者的名号。诗中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和寻求知识的过程,以及与古人智慧的比较。
  • 嘐嘐尤多随:嘐嘐可能指的是喃喃自语、自言自语的声音,尤多则表示这些声音很多。
  • 寡尤甚独难:尤可能指特别、独特或特别的。寡尤则表示很少有这样的状况。独难可能指的是在没有其他人陪伴的情况下很难坚持。
  • 三缄真良规:三缄代表三个重要的规则或准则。真良可能表示这些规则是真实且良好的。
  • 废书智不益:废书可能是指放下书本,智不益则表示智慧没有得到增进。
  • 观书有余师:余师可能表示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别人可以学习。
  • 上下数千载:上下五千年,表示从古代到现在的时间跨度。
  • 了了寸心知:了了可能指的是清晰明了。寸心知则表示对自己的内心非常清楚了解。
  • 心知口不言:心知可能指的是内心明白,而口不言则表示不去说出口。
  • 古人庶可追:古人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人或古代的智慧。庶可追表示可以效仿或追求。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作者在面对内心的纷扰和外界干扰时的心境转变。诗中多次提到“口不言”,暗示着尽管内心有所觉悟,但在言语表达上却难以完全传达。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智慧和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诗中也强调了与古人相比较的重要性,表明古人的某些品质或智慧仍然是值得学习和追随的对象。整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对于内在修养和外在知识的追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斗争和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