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密缀桐龙凤。粉淡檀痕重。半遮团扇眼波斜。多恐养娘偷检、守宫砂。
翠眉一霎愁峰锁。挼碎芙蓉朵。问伊底事忽娇嗔。道是采花掠乱、鬓梢云。
【注释】
虞美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制此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一箩金”、“画眉鸟”。
金铃密缀桐龙凤:用金和银的装饰品缀在衣上,做成象龙凤形状的图案。这是形容女子服饰华丽。
粉淡檀痕重:指女子脸上的脂粉颜色较淡而肌肤仍很红润。
团扇:即团扇子,古代妇女夏天用来扇风的圆形扇子。这里借指美女。
眼波斜:指女子的目光迷离、含蓄。
养娘:旧时指宫中或富贵人家的婢女。
守宫砂:古方士认为处女之身有一种特殊的“不泄之血”,涂于手臂内侧,可以验人贞洁。后人以“守宫砂”作为处女的代名词。
翠眉:青翠颜色的眉毛。
芙蓉朵:荷花,又称莲花。
底事:何事,什么事。
忽娇嗔:突然生气,娇声嗔怪,娇柔的样子。
道是:说是。
采花:采花大盗,偷窃女子的情书等物品。
掠乱:掠夺,扰乱。
鬓梢云:鬓发如云。
赏析:
全词写一个美貌的女子,在深秋之际,独自对着窗前盛开的菊花,不禁生出了无限感慨。她想起了自己曾经被一个叫做“采花贼”的男子所欺骗,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然而,她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而是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纯洁。
这首词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又展示了她的美丽形象。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词中“半遮团扇眼波斜”一句,生动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眼神和动作,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问伊底事忽娇嗔”一句则将女子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词更加感人肺腑。此外,词中的“翠眉一霎愁峰锁”一句更是将女子的美丽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