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注释】
画桥:指苏州的虎丘。
倚阑干:靠栏杆。
瘦鹤:指苏轼(苏东坡)自己(东坡居士)。
窥诗:苏轼《和陶诗二十首》之十九:“欲将诗语妙,无路到诗家。”诗家:即诗人。
老鱼:指苏轼(苏东坡)自己的爱鱼“东坡鱼”。
残照:日落时的余晖。
乌丝:指书法用的墨条。
红帕:指妇女所系的红色腰带,这里借代女子。
湘心:即潇湘之心,指作者思念故乡的心情。
箫市:在苏州城西有箫鼓巷,为唐时名妓崔昭容所居,故称。
琴台:指古琴台,相传是当年伯牙与钟期论琴之处。
湘心:即潇湘之心,指作者怀念故乡之情。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对过去的回忆和追怀;下片则抒发了对现实的感受。全词以咏物抒怀为主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思。全词融情入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