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甚日西楼,挑灯还说今夜。
【注释】
山塘:苏州古名,今为苏州市内街道。
秦淮水阁:即秦淮河上建的楼阁。
客袖啼红:指客人因秋风而感伤。啼红,落花似泪,形容秋天的景象。
赢得诗愁满马:指诗人因为秋风和落花引发出许多的诗思。
月明吹笛青溪:指月光下的笛声在青溪边传来。青溪,位于南京市玄武湖中。蒋侯,即蒋子文,传说中吴王阖闾的忠臣,死后成为神,人们称他为“蒋侯”。情话,指谈心。
六代衣冠:指南北朝时南朝的衣冠。六代,指南朝、南齐、梁、陈四朝。
丝柳重把:指春天的景色。丝柳,指垂柳,春天的柳条细长柔嫩,随风飘舞。
夕阳梅冶:指黄昏时分的梅花。梅,这里指梅花,古人多以梅花代表高洁的品格。
酒醒浑无语:指醒来后,诗人已经没有了语言。
甚日西楼,挑灯还说今夜:指诗人希望再次与友人一起赏月,共度良宵。甚日,何时;挑灯,点灯。
【赏析】
这首词写于淳熙七年(1180),当时苏坚任太学博士兼教授。词题下有注:“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这是一首酬答之作,是作者对朋友赠诗的一种回应。
上片写景。开头三句写秋夜游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的情景,其中“客袖啼红”一句暗含着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两句,写出了作者面对壮丽景色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以及难以言表的忧愁。“月明吹笛青溪”,这一句既写景又点题,青溪在南京玄武湖里,此处用典意谓明月当空,吹奏起悠扬笛曲,仿佛能听到江水潺潺,似乎蒋子文也在闲情逸致地和人交谈。
下片抒情。过片承上启下,由景物转到人事。“惆怅赋别苏台”,“赋别”,即赋诗分别之意;“苏台”,三国时孙皓所筑的宫苑;“赋别苏台”,即指赋诗分别。词人在这里以“赋别”二字为全词定基调。接着词人回忆往昔在京城与友人聚会的情景,“空泪泫金城”,金城,即金门,这里用来比喻京城,即南宋京都临安。当年曾与友人在此饮酒作乐,如今却只能泪眼望京。“丝柳重把”,是说春光已逝,重阳将至。“六代衣冠”,是指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官服和服饰。“百年任务”,指的是北宋建立后,朝廷推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措施。“祇剩夕阳梅冶”,指只剩下残阳中的梅花依旧傲雪凌霜。这里的“夕阳”,既是眼前所见,又是内心感受。“丝柳重把,六代衣冠,祇剩夕阳梅冶”,这三句是说,如今只剩下夕阳中的梅花依然傲然挺立,而昔日繁华的朝代早已消失殆尽。“酒醒浑无语”,意思是说,酒醒了之后,也说不出什么来。“甚日西楼,挑灯还说今夜”,意思是什么时候再来西楼相聚呢?让我们再一起举杯相庆,直至深夜。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