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淮以北气萧条,泰岱之间复寂寥。
见说潇湘亦枯竭,江流齐赴海门潮。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整首词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分析作答。“大淮以北气萧条”,写景抒情,以大河之北的萧瑟之气衬托出作者的悲凉心情。诗人由“故城”想到“寄示同里诸子”。在诗人心中,故城是美好的,也是伤感的。故城,即苏州古城,位于今江苏省吴江市西南一带。诗人从记忆中的旧居出发,想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城,想到与同里诸子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而“见说潇湘亦枯竭”,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乡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潇湘是洞庭湖南北通称,此处代指故乡。诗人想到故乡的山水已经干枯,而江水却汇入大海,不禁发出哀叹:“江流齐赴海门潮。”

【答案】

①“大淮以北”:淮河以北。②“气萧条”:形容气氛凄凉、萧瑟、冷清。③“泰岱之间”:泰山之南、东面一带。④“复寂寥”:又荒凉寂寞。⑤“潇湘亦枯竭”:潇湘也变得干枯了。潇湘:指长江中游一带,包括今湖南大部分和湖北、江西部分地区。⑥“江流齐赴海门潮”:江水奔向大海,波涛汹涌。海门:指古吴淞江口,今江苏上海县南黄浦江口。潮:指钱塘江口的潮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