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诗句原文:
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译文注释:
- 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注释】:岂能为了自己而吝惜生命,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应如何应对?
-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注释】:忧虑如同笼罩在空荡无物的窗户上的烟雾,而那些微小的努力,却汇成江海般浩大的波澜。
-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注释】:战火连天,士兵们惊惶失措,纷纷拔剑自保;人们开始讨论用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
-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注释】:《华严经》诵读了千百遍,人们是否能够相信这是真的,来平息那疯狂肆虐的妖魔?
赏析:
林则徐此诗作于鸦片战争期间,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和个人生死与国家兴衰之间的联系。首联“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直接点出诗人的忧国情怀,即使个人的安危也难以与国家的前途相比。接着“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形象地描绘了个人的力量虽小,却能汇聚成大江大海,暗示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努力,也能够引发巨大的变化。尾联“《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引用佛教经典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希望借助佛家的智慧和力量来平息叛乱,稳定局势。整首诗充满了忧患意识、英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位爱国将领的责任感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