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
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
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
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注释】
- 一舸:一只船。
- 东河:指黄河。
- 飞鹊过扬州:比喻有远大前程的人经过这里。
- 自羞:以“羞”意为“惭愧”。
- 中道放:中途放下官职。
- 杜陵:即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八咏楼:指张仲甫的居所。
【赏析】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当时苏轼任徐州太守,在黄河东岸修建水利。作者与友人张仲甫相约同行,张氏中途罢官,苏轼作此诗酬赠。
第一首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江送别的图景。秋日的江面,木叶飘落,一叶扁舟顺流而下;传说飞来的喜鹊,掠过扬州城。“自羞”,意谓自己感到惭愧。诗人用“自”字,写出了他与友人同游的得意心情。“谩笑”二字,表现了诗人的豪情逸兴,也表现出他与朋友之间无拘无束、不羁的生活情趣。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劝勉,又表现了诗人自己不甘寂寞、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
第二首首句写张仲甫被贬谪的消息传来。“供奉”,是古代皇帝身边近侍的尊称。张仲甫曾任翰林院待诏,后因触犯皇上而被贬谪。“中道放”,指张仲甫中途辞官归去。“杜陵”,即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东南。据传,唐玄宗时宰相严挺之说:“杜陵有五难:少陵野老,才薄通天;左丞有罪,夜郎万里;西迎蜀客,东送秦人;扶风今无公卿,天下又非小邑;但使龙池春晚,不愁桃李乱花。”后来,人们便把“杜陵”作为才高而遭际不佳的典故。
第三首首句写张仲甫被贬谪的消息传来。“高唱”,是大声呼喊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张仲甫对“君家八咏楼”十分向往,所以先到那里大声欢呼。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彼此鼓励,展示了他们乐观向上、不惧挫折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